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p>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精品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供大家参考。</p><p>第一部分选择题</p><p>(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p><p>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p><p>A.苹果腐烂 B.榨取果汁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p><p>2.以下饮品不属于溶液的是</p><p>A. 啤酒 B. 酸奶 C. 矿泉水 D.可口可乐</p><p>3.下列做法不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p><p>A.绿色出行 B. 使用新能源汽车</p><p>C.火力发电 D.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p><p>4.下列用品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p><p>A.尼龙伞布 B.塑料牙刷 C.陶瓷餐具 D.橡胶轮胎</p><p>5.下列比较中,不符合实际的是</p><p>A.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比氧气多 B.苹果醋比食盐水的pH小</p><p>C.铁门窗比铝合金门窗更耐腐蚀 D.化肥KNO3比NH4NO3营养元素种类多[</p><p>6.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p><p>A. 2Na:两个钠元素 B. 2OH-:两个氢氧根离子</p><p>C. :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NO2: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p><p>7.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下列关于锰活动性判断不正确的是</p><p>A.Mn Cu B.Al Mn C.Mn D.Mn Mg</p><p>8.偏钛酸钡(BaxTiO3)广泛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已知偏钛酸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其化学式中x的数值为</p><p>A.1 B.2 C.3 D.4</p><p>9.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p><p>10.尼泊尔地震发生后,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①消毒 ②自然沉降 ③过滤。处理的先后顺序是</p><p>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p><p>11.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当飞机喷洒干冰后,云层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是</p><p>A. 水分子间的间隔 B. 水分子运动速率</p><p>C. 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 D. 二氧化碳分子的大小</p><p>12.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p><p>A.pH7的雨水称为酸雨</p><p>B.使用乙醇汽油能节约石油资源</p><p>C.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p><p>D.温室效应主要由CO2等气体引起</p><p>13.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p><p>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氧化钙 D.氢氧化钠</p><p>1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p><p>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生活常识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p><p>B健康常识不能吃含黄曲霉素的食物</p><p>C安全常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涂NaOH溶液</p><p>D环保常识将煤制成煤粉燃烧,可防止空气污染</p><p>16.工业上用甲、乙制备化学肥料丙,同时生成丁。根据下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p><p>A.甲的化学式为NH3 B.乙和丁属于氧化物</p><p>C.丙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约为23.3% D.反应中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2:1</p><p>17.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p><p>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p><p>B.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p><p>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p><p>D.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p><p>18.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p><p>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p><p>B.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p><p>C.一氧化碳通过灼热氧化铁,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p><p>D.水通电后,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p><p>19.我国科学家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 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p>A.常温下稳定 B.是一种纯净物</p><p>C.具有导电性 D.含碳元素和铝元素</p><p>20. 某溶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加入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a、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p><p>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p><p>C.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p><p>D.当溶质种类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p><p>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p><p>〖生活现象解释〗(共7道小题,共20分)</p><p>21.(3分)现有①氮气 ②氧气 ③生石灰 ④熟石灰 ⑤碳酸氢钠等物质,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p><p>(1)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p><p>(2)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p><p>(3)制作松软可口的馒头时,常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p><p>22.(3分)厨房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p><p>(1)炒菜时,在客厅能闻到菜香味,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 。</p><p>(2)许多人都喜欢吃牛肉,牛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填糖类或蛋白质)。</p><p>(3)取适量煮饭用水,加入肥皂水,观察到水中浮渣较多,则证明是 (填硬水或软水)。</p><p>23. (2分)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其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图所示。</p><p>(1)黑木耳中所含的铁是指_____。</p><p>A.分子 B. 原子 C. 元素</p><p>(2)常吃黑木耳可有效预防 疾病的发生。</p><p>A.佝偻病 B.发长迟缓</p><p>C. 骨质疏松 D.缺铁性贫血</p><p>24.(3分)某水垢清除剂的主要成分是食品级超浓缩柠檬酸(C6H8O7)。</p><p>(1)水垢清除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________色。</p><p>(2)柠檬酸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p><p>25.(3分)洁厕灵 的有效成分为盐酸,可以清除污垢,除去异味。</p><p>(1)洁厕灵能轻松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但不能长时间浸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漂白精 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可以快速漂除衣物污渍,若与洁厕灵混用,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 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p><p>26.(3分)管道疏通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铝粉,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p><p>(1)管道疏通剂疏通管道的原理是: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p><p>(2)管道疏通剂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p><p>27.(3分)锌锰电池(俗称干电池)在生活中的用量很大,</p><p>其构造如图所示。</p><p>(1)根据右图判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p><p>(2)易溶于水的氯化铵固体中混有难溶物二氧化锰,提纯氯化铵固体的实验步骤是:溶解、_______、结晶。</p><p>(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所示:</p><p>已知:Cu+H2O2+H2SO4 △ CuSO4+2H2O</p><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p><p>A.溶液B与溶液F中所含溶质相同</p><p>B.过程Ⅱ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p><p>C.溶液F比溶液B中含硫酸锌的质量多</p><p>D.A~F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两种</p><p>〖科普阅读理解〗(共1道小题,共5分)</p><p>28.(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p><p>食醋中一般含有3%~5%的醋酸,醋酸的化学名称叫乙酸(CH3COOH),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p><p>食醋可以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除水垢时,可在水壶中加入水,倒入适量醋,浸泡一段时间,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会转变成可溶于水的醋酸钙而被除掉,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CH3COOH = (CH3COO)2Ca + H2O + CO2。在熬制骨头汤时,常常在汤中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骨头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磷酸钙,当磷酸钙与醋酸作用时生成可溶于水的磷酸二氢钙,能够增加汤内的含钙量,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p><p>食醋不仅在厨房中大显身手,还是一种杀菌剂,冬天在屋子里熬醋可以杀灭细菌,对抗感冒有很大作用。饮酒过量的人可以用食醋来解酒,因为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2H5)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p><p>由于醋酸能与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所以家用铝制品不能用来盛放食醋,以免被腐蚀。</p><p>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p><p>(1)乙酸属于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p><p>(2)乙酸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p><p>(3)食醋能用来解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用铁锅炒菜时,放一点食醋能补铁,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p><p>(5)醋酸和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均能解离出_________。</p><p>〖生产实际分析〗(共1道小题,共5分)</p><p>29.(5分) 工业上利用电石(CaC2)制备高纯碳酸钙的流程如下:</p><p>已知:①CaC2+2H2O=Ca(OH)2+C2H2</p><p>②CaCl2+H2O+CO2+2NH3=CaCO3+2NH4Cl</p><p>(1)乙炔(C2H2)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写出乙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p><p>(2)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p><p>(3)若将电石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该物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p><p>(4)电石应该_______保存。</p><p>〖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共1道小题,共5分)</p><p>30. (5分)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由H、C 、O、S、Na、Ca中的2~3种元素组成。</p><p>(1)A为气体,是常用的灭火剂,则A的化学式为 。</p><p>(2)A与B组成元素相同,写出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 。</p><p>(3)C与D两种物质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则D的化学式为 。</p><p>(4)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为A与D反应的生成物,则F的俗称为 ;取E与F反应后的溶液,滴加C物质,一段时间后有气体产生,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仍为无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出所有可能,除酚酞外)。</p><p>〖基本实验〗(共3道小题,共10分)</p><p>31.(4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p><p>(1)实验A中水作_________(填溶质或溶剂)。</p><p>(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p><p>(3)实验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2.(3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p><p>(1)A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另一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实验B中,观察到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性质。</p><p>33.(3分)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p><p>(1)取甲反应后的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b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CaCl2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 g。</p><p>(2)现将甲中剩余溶液调节至中性排放,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的物质是 。</p><p>A.CaO B.Ca(OH)2 C.CaCO3</p><p>〖实验原理分析〗(共1道小题,共5分)</p><p>34.(5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以下三个实验。</p><p>(1)若取两套该装置分别放入干燥的铁丝和潮湿的铁丝,关闭K,打开K1、K2,从K1处通入氧气,检验广口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当充满氧气后关闭K1、K2,一段时间后,对比观察铁丝表面的变化,说明铁生锈与_________有关。</p><p>(2)若广口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分液漏斗中盛有NaOH溶液,右侧导气管伸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打开K,注入NaOH溶液后,关闭K,一段时间后,打开K2,观察到烧杯中的液体进入广口瓶中,并产生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观察到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若广口瓶中放一小块白磷,证明燃烧与氧气有关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科学探究〗(共1道小题,共6分)</p><p>35.(6分)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氯化钠能用于制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查阅资料得知:</p><p>2NaCl + 2H2O 通电 2NaOH + H2+ Cl2。</p><p>为验证该反应能制烧碱,同学们用右图装置进行了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倒出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源:Z</p><p>【探究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p><p>检验含有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p><p>【探究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p><p>查阅资料:Ⅰ.氢氧化镁不溶于水。</p><p>Ⅱ.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p><p>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p><p>(1)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过量,其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p><p>(2)实验过程中若缺少步骤④的操作,则测定的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p><p>(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p><p>〖实际应用定量分析〗(共1道小题,共4分)</p><p>36.(4分)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中常发生Ca(HCO3)2加热CaCO3+H2O+CO2的反应。将一定量的Ca(HCO3)2溶液加热使之完全分解,得到5g沉淀和92.8g液体(不考虑CO2的溶解,忽略加热过程中溶液的质量损失)。</p><p>请计算:</p><p>(1)生成CO2的质量。</p><p>(2)加热前原溶液中水的质量。</p><p>说明:1.化学方程式书写缺项不给分。</p><p>2.若无注明,填化学式或名称均得分。</p><p>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p><p>题号20232023910</p><p>答案BBCCCADADA</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p><p>答案DABABCCDBC</p><p>第二部分非选择题(若没有特殊指明,每空1分,共60分)</p><p>〖生活现象解释〗(共7道小题,共20分)</p><p>21.(3分)</p><p>(1)① (2)③ (3)⑤</p><p>22.(3分)</p><p>(1)分子不断运动 (2)蛋白质 (3)硬水</p><p>23.(2分)</p><p>(1)C (2)ACD</p><p>24.(3分)</p><p>(1)红 (2)3 9:1</p><p>25.(3分)</p><p>(1)Fe2O3+6HCl=2FeCl3+3H2O Fe + 2HCl = FeCl2+H2 (2)H2O</p><p>26.(3分)</p><p>(1)2Al+2NaOH+2H2O=2NaAlO2+3H2</p><p>(2)NaOH+HCl=NaCl+H2O 2Al+6HCl=2AlCl3+3H2 (每个方程式1分)</p><p>27.(3分)</p><p>(1)铜帽 锌筒 (2)过滤 (3)BCD</p><p>〖科普阅读理解〗(共1道小题,共5分)</p><p>28.(5分)</p><p>(1)有机物 (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能溶于水</p><p>(3)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p><p>(4)2CH3COOH+Fe=(CH3COO)2Fe+H2</p><p>(5)H+</p><p>〖生产实际分析〗(共1道小题,共5分)</p><p>29.(5分)</p><p>(1)2C2H2+5O2 点燃 4CO2+2H2O (2)NH4Cl</p><p>(3)CaCO3 CO2+Ca(OH)2=CaCO3+H2O (4)密封</p><p>〖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共1道小题,共5分)</p><p>30.(5分)</p><p>(1)CO2</p><p>(2)2CO+O2点燃2CO2 或3CO+Fe2O3高温2Fe+3CO2</p><p>(3)NaOH (4)纯碱或苏打 Na2SO4;Na2SO4、H2SO4</p><p>〖基本实验〗(共3道小题,共10分)</p><p>31.(4分)</p><p>(1)溶剂 (2)4P +5O2点燃2P2O5 降温冷却、吸收白烟 (3)软塑料瓶变瘪</p><p>32.(3分)</p><p>(1)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H2O2MnO22H2O+O2</p><p>(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p><p>33.(3分)</p><p>(1)所加的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合理给分) 40</p><p>(2)C</p><p>〖实验原理分析〗(共1道小题,共5分)</p><p>34.(5分)</p><p>(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K2处,木条复燃 水</p><p>(2)2NaOH+CO2=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每个方程式1分)</p><p>(3)从分液漏斗中注入热水,浸没白磷,白磷不燃烧,从K1处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设计出对比实验即可,合理给分)</p><p>〖科学探究〗(共1道小题,共6分)</p><p>35.(6分)</p><p>【探究一】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合理给分)</p><p>【探究二】查阅资料:Ⅱ. 2NaOH+MgCl2=Mg(OH)2+2NaCl</p><p>(1)使NaOH完全反应 取步骤②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所加氯化镁溶液过量。反之,则不过量。(2分)</p><p>(2)偏大</p><p>〖实际应用定量分析〗(共1道小题,共4分)</p><p>36.(4分)</p><p>解法1:解:设生成CO2的质量为x,Ca(HCO3)2的质量为y。</p><p>Ca(HCO3)2加热CaCO3+H2O+CO2</p><p>162 100 44</p><p>y 5g x</p><p>100:5g=44:x x=2.2 g 1分</p><p>100:5g=162:y y=8.1 g 1分</p><p>原溶液质量:92.8 g + 5 g + 2.2 g = 100 g 1分</p><p>原溶液中水的质量:100 g 8.1 g = 91.9 g 1分</p><p>答:略。</p><p>解法2: 解:设生成CO2的质量为x,Ca(HCO3)2的质量为y。</p><p>Ca(HCO3)2加热CaCO3+H2O+CO2</p><p>100 18 44</p><p>5g y x</p><p>100:5g=44:x x=2.2 g 1分</p><p>100:5g=18:y y=0.9 g 1分</p><p>原溶液中水的质量:92.8 g 0.9 g = 91.9 g 2分</p><p>答:略。</p><p>希望为大家提供的<strong>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strong>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