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29:17

2023年中考化学解题指导:酸的性质

<p>中考化学解题指导:酸的性质</p><p>例1 一些食物的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p><p>A.苹果 2.9~3.3 B.牛奶 6.3~6.6</p><p>C.鸡蛋清 7.6~8.0 D.番茄 4.0~4.4</p><p>解析 pH的数值越大,碱性越强。</p><p>答案 C</p><p>例2 苯甲酸( )可用做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p><p>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p><p>B.苯甲酸溶液的pH大于 7</p><p>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p><p>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p><p>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醋酸是一种酸,它的pH应小于7,苯甲酸酸性比醋酸强,那么pH更应小于7。再根据酸的通性,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所以,A,C,D都合理。</p><p>答案 B</p><p>例3 下列不属于稀盐酸与稀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是( )</p><p>A.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B.能与锌反应放出氢气</p><p>C.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能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有色溶液</p><p>解析 酸的共性是由于它们电离出来的阳离子 而产生的,但有些反应是与酸的阴离子有关,而酸的阴离子各不相同,反应也就不同了。</p><p>分析A项,与 反应放出 ,是因为酸中 与 中 结合生成 ,而后放出 ,是酸的共性;B项是Zn置换了酸中 ,进而放出 ,也是酸的共性,D项是酸中 与 中的 反应生成水,同时有 产生的结果,也是酸的共性。C项是 与 反应生成 沉淀的结果,所以只是 的化学性质,不是酸的共性。</p><p>答案 C</p><p>例4 某同学做了下列实验:</p><p>①向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p><p>②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p><p>③向装有镁带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p><p>④向装有镁带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p><p>该同学记录了以下实验现象:</p><p>a.溶液呈红色 b.没有任何现象 c.溶液呈蓝色 d.剧烈反应,产生气泡</p><p>请你帮助同学整理实验报告。</p><p>(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将实验现象的序号(a,b,c,d)填在相应的空格内。</p><p>实验操作 ① ② ③ ④</p><p>实验现象</p><p>(3)请写出上述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解析 学过了常见的酸与碱后,我们知道该同学所做的实验都与酸碱的化学性质有关,所以他是在讨论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①稀 溶液滴入石蕊试液后,呈红色;②碱遇石蕊试液应呈蓝色;排在H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酸中氢而产生 ;④镁不会与碱反应,所以不会产生什么现象。</p><p>答案 (1)比较酸(或稀 )与碱(或 )的化学性质 (2)a c d b</p><p>(3)</p><p>例 5 现有失去标签的相同体积的两瓶液体,一瓶是98%的浓硫酸,另一瓶是10%的稀硫酸,请你用学过的物理和化学知识,用两种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p><p>物理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化学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所谓开放性试题可能其条件是开放的,可能其答案是开放的,也可能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开放的,有时则兼而有之。它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它有利于考查、培养我们的创造能力。解答本题,需在对稀硫酸与浓硫酸的性质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方法来解决,因而是一道策略型开放题。</p><p>答案 物理方法:①用天平称质量,质量大的为浓硫酸。</p><p>②向两支各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分别滴加一种酸数滴,用手摸管壁,较热的试管中所滴加的是浓硫酸。</p><p>化学方法:①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酸涂在白纸条上,纸条变黑的是浓硫酸。</p><p>②取少量的两种酸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铁钉,与酸反应持续产生气泡的是稀硫酸。</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中考化学解题指导:酸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