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二单元学案
<p>以下内容是小编整理的新泰实验中学第一学期初三化学第二单元学案,分享给大家。</p><p>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p><p>第三节 原子的结构 原子中的电子(第一课时)</p><p>教师寄语:要想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p><p>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p><p>2.认识原子中的电子对原子化学性质的影响。</p><p>3.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认识事物之间的内部变化规律。</p><p>学习重点:</p><p>对原子结构的认识。</p><p>【课前热身】</p><p>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 两部分组成。</p><p>2、在原子中: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 ,</p><p>中子不带电。</p><p>3、在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只有质子和中子质量的1/2023,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p><p>4、每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 的多少决定了原子的种类,所以同一类的原子中,其核内的 一定相同。</p><p>5、原子中,核电荷数= =</p><p>【课堂展示】</p><p>知识点1、 原子的结构</p><p>结合课本P43-P44知识共同讨论,完成以下知识</p><p>(提示:结合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电学知识,动脑思考)</p><p>为什么大多数a粒子能不改变方向而顺利穿过?</p><p>少数改变原来的方向,发生偏移的原因:</p><p>极少数被反弹回来的原因:</p><p>根据上面实验的理解,完成原子结构的填空</p><p>(1个 带1个单位 )</p><p>(带正电)</p><p>(1)(原子不显电性)</p><p>( )</p><p>(1个 带1个单位的 )</p><p>(2)在原子中 = = (此数即为原子的序数)</p><p>知识点2、原子中的电子</p><p>你想知道原子中的电子是怎样运动吗?结合课本P45有关内容,共同探究下列问题。</p><p>指出下列符号中各部分意义</p><p>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原子易 电子,非金属原子易 电子;稀有气体原子 电子。 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p><p>认识分子的形成过程。结合P46漫画完成下面知识。</p><p>(1)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变化中易 ,变成 了 (阳/阴)离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变化中易 ,变成 (阳/阴)离子,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作用,便可形成氯化钠。因此, 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p><p>(2)(知识整合)共同完成下列表格</p><p>分子 原子</p><p>相似点</p><p>区别</p><p>联系</p><p>原子 离子</p><p>阳离子 阴离子</p><p>结构 质子数=中子数</p><p>电性 不显电性</p><p>表示方法 如:钠原子Na</p><p>氯原子Cl</p><p>相互转化</p><p>4.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探究元素周期表编排的规律。</p><p>同一横行 数相同,最外层的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 ;</p><p>同一纵行 数相同,电子层数从上到下依次 。</p><p>自我反思</p><p>学完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p><p>当堂测试</p><p>1.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p><p>A.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核电荷数</p><p>2.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氦-3原子核内2个质子和1个中子,则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p><p>A. B. C. D.</p><p>4.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请完成下面的知识:</p><p>水是由 构成,铁是由 构成,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氖气是由 构成,氯化钠是由 构成。</p><p>5.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那个的探究过程。2023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2023 年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1.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数a粒子被弹了回来。</p><p>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p><p>(1) 现象1</p><p>(2) 现象2</p><p>(3) 现象3</p><p>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第二课时)</p><p>教师寄语:锁定差距,缩小差距,消灭差距</p><p>学习目标</p><p>1.知道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p><p>2.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计算</p><p>3.认识到用一种新的标准12C原子质量的1/12来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会使得衡量结果更接近常规的数据范围。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p><p>学习重点</p><p>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p><p>【课前热身】</p><p>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p><p>【课堂展示】</p><p>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不同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的质量:</p><p>原子种类 1个原子的质量∕kg</p><p>氢原子 1.20230-27</p><p>碳原子 1.20230-26</p><p>氧原子 2.20230-26</p><p>铁原子 9.20230-26</p><p>根据上表思考下列问题:</p><p>1.表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使用起来方便吗?</p><p>2.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如何表示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p><p>探究发现:结合碳12原子的质量探求上述四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p><p>探寻真知:观察下表,找出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p><p>原子 钠 氧 铝 硫 钙</p><p>质子 11 8 13 16 20</p><p>中子 12 8 14 16 20</p><p>相对原子质量 23 16 27 32 40</p><p>思考、归纳:</p><p>相对原子质量 +</p><p>例1:把下列表格补充完整</p><p>原子 质子 中子 电子 相对原子质量</p><p>氢 1 0 1</p><p>镁 12 12</p><p>磷 16 31</p><p>【归纳总结】</p><p>根据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完成下面问题:</p><p>( )</p><p>1.相对原子质量=</p><p>( )</p><p>2.求相对原子质量时,标准是 。</p><p>3. 相对原子质量=( )+( )</p><p>4、原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两个概念区别与联系。</p><p>【当堂达标】</p><p>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p><p>B.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其它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相比较所得的比值</p><p>C.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p><p>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p><p>2.</p><p>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铁</p><p>质子数 1 6 8 11 26</p><p>中子数 0 6 8 12 30</p><p>核外电子数 1 6 8 11 26</p><p>相对原子质量 1 12 16 23 50</p><p>通过观察上表,不仅可以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p><p>(1). ;</p><p>(2). ;</p><p>(3). 。</p><p>3.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是1.20230-26 kg,另一种A原子的质量是1.202310-26 k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p><p>A. 9 B. 24 C.56 D.108</p><p>4.已知资料获悉,目前人工合成的最重原子是118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是293,该原子里的电子数比中子数少( )</p><p>A. 57 B.75 C.118 D.185</p><p>5.若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则实际质量为ng的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p><p>A. 12 n/m B. 12 m/n C. n/12 m D. m /12 n</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