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2021-2022学年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6+1”提升练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可知兴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br>A.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B.实现“自强”的目标<br>C.抵御外来的侵略 D.实现“求富”的目标<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f2e5356556184fda8f62c5b9f0586304/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独立制造的铁甲舰“定远号”,请问:造此舰的目的是( )<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testImage/2/2021/3/31/786AB76BC05DB9D93E1CD7785E782AC8.png"><br>A.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br>C.维护清朝的统治 D.远洋航行,进行科学考察<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2f236fedd2704e3d8c3c3962adfba01f/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br>A.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B.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br>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 D.近代海防意识的增强<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0475cf2d07674f4e84893a6aef2ad08e/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洋务运动持续了三十年左右,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r>A.在洋务运动中奕诉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br>B.洋务运动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br>C.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的自救运动<br>D.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8b2b898741de4e28b1451922c54c37bc/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br>第二次鸦片战争中<br>清朝面临内外交困的危局。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开始放弃盲目排外的迂腐之举<br>在近代历史舞台上开始上演一场西学历史剧——洋务风云。<br>阅读史实实录<br>回答相关问题。<br>【恭亲王的奏折】<br> <strong>材料一</strong>奕诉看到曾、李两人学造外国船炮,决定派员前往学习,在奏折中说,治国在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br>【张之洞的企业】<br> <strong>材料二</strong>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的机器全部购于英国,投产后,日产棉纱100担,能织原色布、斜纹布、花布等,畅销于鄂、湘、川等省,还远销国外。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了十万多匹。中国资本主义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br>【李鸿章的伤感】<br> <strong> 材料三</strong>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br>——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br>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亲王贵族倡导洋务运动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以制器为先”采取的重大举措。<br>2.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根据材料二回答:民用企业的创办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br>3.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李鸿章说“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br>4.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这段历史,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是否完全像李鸿章所说的那样“虚有其表"呢?请说说你的看法。<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de50be94b1cf4f81b92ce84e1207a2c3/71EA0A8C97FDE7AB40D702A21659E289.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