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贵港市2021届中考历史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明朝时,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br>A.戚继光 B.邓世昌 C.关天培 D.郑成功<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79222e5342214b8f8de60a21c2641e3b/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一船红天下,万众跟党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br>A.70周年 B.80周年 C.90周年 D.100周年<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0e58dd0ba57741c9bb0620330184f552/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耻辱和抗争。以下事件发生在南京的是( )<br>①中华民国的成立②《辛丑条约》的签订③五四运动的爆发④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01744ce41c6e4a5bb017b38ee1008323/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材料描述的此次战役( )<br>A.取得了正面战场的第一个胜利<br>B.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仗<br>C.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br>D.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881069e2aaeb44dcaebb4a0835cc7848/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边三幅图共同佐证了哪一历史事件( )<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testImage/2/2021/8/3/E041FB3F60BC5F0A77C490D8559DB9FD.png"><br>A.三大改造<br>B.土地改革<br>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br>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1faaf03268e84179a5f18ed23d4e9c49/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1984年,邓小平在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时指出:“就香港问题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说明( )<br>A.“一国两制”是仅就香港问题提出的<br>B.“一国两制”吸收了历史上的成功经验<br>C.“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的产物<br>D.香港的稳定取决于资本主义制度<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e54d2e062e77498dbfbb2ee127ad4afb/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邓小平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主要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r>A.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和平与发展的愿望<br>B.能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一切关系<br>C.被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接受和支持<br>D.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f52aab63ef974a41b481b81a9dc3cb16/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初中历史学习要求之一。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br>A.1649年英国宣布为共和国<br>B.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拿破仑法典》<br>C.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br>D.北美人民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决定组建大陆军<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594abaf776784a40b80075381a5e65c3/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图前排三人是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某次重要会议的主要代表。下列属于此次会议内容的是( )<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testImage/2/2021/8/3/24D933DFC4713B14A60EB42504171BD5.png"><br>A.成立国际联盟<br>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br>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r>D.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64936d40dab64df7b5e10864b96503d6/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1948年6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这直接导致了( )<br>A.冷战开始 B.“柏林危机”<br>C.欧洲的联合 D.两极格局形成<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4ac6b689a1b54b9f84687a0099a0ac6a/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贸易的基石,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支柱。下列对该组织表述不正确的是( )<br>A.大大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br>B.其成员国包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br>C.倡导降低各成员的关税和解除贸易壁垒<br>D.在调解成员贸易争端方面有较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c9769d899a7f4536a28a33d6090120ed/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br>自古以来<br>每个政府都十分注重对边疆地区的治理。阅读下列材料<br>回答问题。<br><strong> 材料一</strong><br>清朝根据边疆地区的情况……在地方行政方面,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在蒙古族聚居的北京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从雍正年间开始,清政府就设有驻藏大臣。<br>——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br><strong> 材料二</strong><br>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又地处边疆。……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br>——江泽民《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br><strong> 材料三</strong><br>美国独立后,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大批移民从东部迁往西部,这一现象被称为“西进运动”。……随着西进运动的推进,美国西部出现了“小麦王国”“棉花王国”,新兴工厂和城市也拔地而起。但是,在西进运动中,大批印第安人被屠杀或被驱赶到更远的地区。印第安人的被迫迁徙之路,被称为“血泪之路”。<br>——摘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br>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边疆政策的特点。<br>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我国制定了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你对这项制度有何认识?<br>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哪一部法律促进了西部的开发?请说出这部法律出台的背景。<br>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请指出中国西部大开发和美国“西进运动”的出发点有何不同?<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c96b6396a0154901a79df7f30d854498/A3CF82D0833E69A10AA2FCBDFAD05F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一个国家面临巨大压力挑战的时候<br>往往会做出改变现状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br>回答问题。<br><strong> 材料一</strong><br>美国汉学家芮玛丽在《同治中兴》一书中评价中国近代某--历史事件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逃生,再延续了60年。”<br><strong> 材料二</strong><br>严复的译著《天演论》,首次将进化论学说引进中国,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激励国人保种自强,变法维新,为变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br>——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br><strong> 材料三</strong><br>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为计么要实行改革开放?……从人民生活水平来看,广大老百姓希望尽快发展经济,解决温饱问题,改变长期缺吃少穿的局面。<br>——摘编自李忠杰《改革开放关键词--中国改革开放历史通览》<br><strong> 材料四</strong><br><tbody><br>年份<br>农业总产值(亿元)<br>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br>1978年<br>1397<br>133.6<br>1990年<br>7662.1<br>686.3<br>2000年<br>24915.8<br>2253.4<br>2017年<br>109331.7<br>13432.4<br></tbody><br>——摘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br>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当时中国面临巨大压力分别是什么?<br>2.材料一中“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是指什么?材料二中,严复“将进化论学说引进中国”的意图是什么?<br>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依据材料四,简要说明改革开放的成效。(注意史论结合)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的重大举措是什么?<br>4.综合上述材料,当国家遇到压力挑战的时候,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27935952f5d245f9b9eb871043250df2/6DAD9299B09234519F3A11C70EEEA25C.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br>科学技术与国家的发展进步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br>回答问题。<br><strong> 材料一</strong><br>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br>——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br><strong> 材料二</strong><br>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br>——摘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br><strong> 材料三</strong><br>1986年,根据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等科学家的建议,我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等领域为高技术研究重点,促进高技术研究的发展。<br>——摘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br>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经济驱动力是什么?并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br>2.材料一中“电磁学的新发展”主要和哪一位科学家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后,列强对外经济侵略方式出现的变化。<br>3.材料二中,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什么时代?根据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没能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科技的原因。<br>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会有“863计划”的出台?<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1/fbd97c5ffda54bb6aa50c94b5286bb07/A703AEB6F10F9DA4C9F64988D11B352B.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