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0 21:18:02

利用物体的沉浮原理估测液体的密度

<p>同学们,生活中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其实隐藏了很多简单的物理知识,你知道吗?原来,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相信你的物理学习会变得五彩缤纷!</p><p>利用物体的沉浮原理估测液体的密度,在我国的宋、元时代已经开始。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密度的测定主要是和古代的制盐业密切联系的,即由于估测盐水的需要,发展了液体密度的测量技术,为晒盐业提供了条件。</p><p>11世纪,古人姚宽在台州做官时,为了检查盐商是否舞弊,他首创了一种简单的估测盐水密度的方法。选用体积大体相同,而质量不同的莲子10粒,当把莲子放在盐水中时,如果这些浮沉子──莲子有5粒以上浮起,说明此盐水是最浓的;如果有三、四粒莲子浮起,说明此盐水是浓盐水;如果不足3粒莲子浮起,说明此盐水是稀盐水。到了元代,经进一步改进,制造了便于携带的简单装置。取四个莲子,分别用四种不同浓度的盐水浸泡,放在一个竹筒内,便成为简单的测定盐水浓度的装置。如果要测某种盐水的浓度,只要把待测盐水的一小部分装入筒内,观察各类莲子浮起的情况,便可以估测盐水的浓度。</p><p>到了明代,测定盐水浓度的方法更进一步简化,选一粒轻重合适的莲子,放在竹筒中,当把待测的盐水放入竹筒中时,如果莲子浮在面上成横倒形,则盐水最浓;如果成垂直形,则盐水次浓;如果莲子沉而不浮。则盐水不浓。</p><p>我国古代这种简单估测盐水浓度的方法,与现代密度计的原理相似,这说明我国古代对浮力的研究与应用已经相当深入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利用物体的沉浮原理估测液体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