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勤县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使希腊城邦呈现出的基本特征是( )<br>A.闭关锁国、重视农业 B.人民主权、轮番而治<br>C.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D.贵族政治、僭主当政<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6b8e275902e5420e8b0d594fc0631b25/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它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是改造了古印度人的发明。”材料中的“独特贡献”指的是( )<br>A.儒略历 B.《汉谟拉比法典》<br>C.金字塔 D.阿拉伯数字<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b93d59889d2642cea93e690db8e1d42a/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王老师在讲授“文艺复兴”教学内容时,根据课标的要求,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下面四位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符合主题的是( )<br>A.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br>C.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 D.无产阶级的文化运动<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5f6dbea89bc7463e80a19b5c8fd0e110/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欧洲13世纪时,有人公开主张大地球形理论。后来首次证实这一理论的是( )<br>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达?伽马到达印度<br>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7b2bf005d4d041989a8fe759b41d2ff1/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英国这种变化开始于( )<br>A.《人权宣言》的发布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r>C.《独立宣言》的发表 D.《权利法案》的通过<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89ffbfc391be42d3a0372757ccead54f/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它最先开始于哪一生产部门( )<br>A.冶金业 B.纺织业 C.采矿业 D.化工业<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99a29cf23d314b0db8b0a5cb05f96441/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出自于( )<br>A.《宅地法》 B.《权利法案》<br>C.《议会政治》 D.《大宪章》<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305eded394b54c5e9ba75e1f5b9d44c1/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人类文明最早诞生于大河流域。如图所示的文物有助于我们了解( )<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testImage/2/2020/10/20/B885E055641853A0F371FE32BCCEE42B.png"><br>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埃及文明<br>C.古印度文明 D.古中国文明<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3f25501cd5d54f1e8350a7bdfe35db93/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面示意图正确反映了某宗教的传播路线,由此推断这一宗教是( )<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testImage/2/2020/10/20/22F317BDF66706CDE19E5C69154A0171.jpeg"><br>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92c21a05cc33499b8e09ff776596579b/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列选项属于大化改新影响的是( )<br>A.日本从630年第一次派遣“遣唐使”,先后共派遣了19次<br>B.从学术、技术、文艺等各方面都向唐朝学习<br>C.中央设“二官八省”<br>D.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819a97a78a2847cca6d9e299af21556e/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发表于170年前,成为全世界无产者斗争的纲领性文献是( )<br>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br>C.《共产党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08b4a6db409a402aac682341045c1b72/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说:“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br>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2e65cc81596e4533be81bd0fe59928ce/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列宁指出“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列宁评价的“这次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br>A.来克星顿的枪声 B.《独立宣言》的发表<br>C.林肯当选总统 D.葛底斯堡大捷<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326c004b99564b889c8fb640c4377620/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br>A.《权利法案》﹣﹣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br>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br>C.《人权宣言》﹣﹣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br>D.《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9fa845a1139a409aad995e8f5db51c12/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相同目标”是( )<br>A.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B.实现民族独立<br>C.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D.废除君主专制<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c48da79ceae749979f986eb291b2c496/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br> <strong>材料一:</strong>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竟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br>——《大国崛起》<br> <strong>材料二:</strong>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br>——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br> <strong>材料三:</strong>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高喊“自由、平等、博爱”口号达到欧洲各地……苹命的领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编纂了法典。<br> <strong>材料四:</strong>我们同一个如此难对付的强国进行了战争,而且战争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我们的独立和主权已经得到了确认。 <br>——华盛顿<br>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中的哪位航海家发现了新大陆美洲?<br>2.材料二中的“光荣革命”发生在哪一年?它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br>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揭开袭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序幕的事件是什么<br>4.材料一中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哪一场战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独立和主权”是在哪一年得到英国承认的?<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59bf381aebf0477ca7d65bf9c230ea8b/A64116D791CC08A72A8CBD85D806E44A.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br> <strong>材料一:</strong>在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最初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发展生产需要科学文化知识,而新文化的发展必须突破来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宗教的桎梏。<br> <strong>材料二:</strong>在16世纪的前25年中,有12000名奴隶被贩运,在之后的25年中这一数字达到了400人,在1550年至1575年间更是超过了60000人。除此之外,这时期内共有约24万名欧洲白人移民漂洋过海,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br>——(美)林肯?佩恩《海洋与文明》<br> <strong>材料三:</strong>1825年,英国人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此后20多年里,蒸汽车头将英荚国人载入了一个被后人称之为“铁路狂热“的年代…从1840年到1845年,英国民间一共有超过1000个铁路兴建项目被提到议事日程。1846年被认为是“铁路狂热”年代的峰顶……<br> <strong>材料四:</strong>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还获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br>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br>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白人移民漂洋过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三角贸易经营的主要商品是什么?<br>3.材料三中提到的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的标志是什么?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业上的革新是出现了哪两种交通工具?<br>4.材料四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无产阶级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指的是什么?<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20/f633d78a27af494988cb2fda1be487b6/4F4286D86F4B6EB653656B9B400C7B16.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