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模拟试卷
<p> 2023年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模拟试卷优学物理网为大家整理了初中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助考生一臂之力。 </p> <p> (答题时间:70分钟) </p> <p> 练习一: </p> <p>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的代号填在括号中。 </p> <p> 1.如图1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利用光的折射的是() </p> <p align="center"></p> <p> 3.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p> <p> A.早晨有浓雾 </p> <p> B.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 </p> <p> C.冰受热变成水 </p> <p> D.洒在地面上的水干了 </p> <p> 4.如图3所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都用三孔插座,其中有一孔接地线,这是为了() </p> <p> A.节约电能B.确保家用电器能工作 </p> <p> C.延长家用电器使用寿命D.避免因家用电器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 </p> <p align="center"></p> <p>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括号中。 </p> <p> 11.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p> <p> A.水壶中的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 </p> <p> B.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变热 </p> <p> C.用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时,气筒壁会发热 </p> <p> D.陨石落入大气层后,陨石与空气摩擦生热、发光 </p> <p> 12.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 </p> <p> A.北方下雪时,常在道路上撒些灰渣 </p> <p> B.在自行车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 </p> <p> C.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 </p> <p> D.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些蜡 </p> <p> 三.计算论述题 </p> <p> 13.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的水20kg,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到55℃,试计算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span>,海水的密度为</span> </p> <p> (1)根据它的铭牌,你能知道哪些物理量?(写出两种) </p> <p> (2)根据铭牌上的信息,通过计算你还能知道哪些物理量?计算说明。(写出两种) </p> <p> (3)1度电可供这个灯泡正常工作多少小时? </p> <p> 16.学校课外活动小组为检测某传感器是否还能有效使用而设计的电路如下图所示,传感器上标有3V0.9W的字样(传感器可看作一个电阻),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p> <p> (1)该传感器的电阻和额定电流各是多少? </p> <p> (2)若电路各元件均完好,检测时,为了确保电路各部分的安全,在a、b之间所加的电源电压最大值是多少? </p> <p> (3)根据技术资料可知,如果传感器的电阻变化超过1欧,则该传感器就失去了作用。实验检测时,将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加在图中a、b之间(该电源电压小于上述所求电压的最大值),闭合开关S,通过调节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检测记录如下: </p> <p> 电压表示数(伏) </p> <p> 电流表示数(安) </p> <p> 第一次 </p> <p> 1.48 </p> <p> 0.16 </p> <p> 第二次 </p> <p> 0.91 </p> <p> 0.22 </p> <p> 通过计算分析,你认为这个传感器是否仍可使用?(不考虑在测量过程中传感器阻值的变化) </p> <p> 练习二: </p> <p>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里。 </p> <p> 1.图1中,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的事例是() </p> <p align="center"></p> <p> 图2 </p> <p> 3.在我国民间有种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小水珠,关于出现小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p> <p> A.是水的蒸发现象B.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p> <p> C.是水分子的扩散现象D.水缸有裂缝,水渗了出来 </p> <p> 4.下列防止发生事故或处理事故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p> <p> A.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外壳一定要接地 </p> <p> B.厨房天然气泄漏,应先打开换气扇,再关闭气阀 </p> <p> C.电器失火时,应先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再切断电源 </p> <p> D.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将触电人拉开,使其脱离电源 </p> <p> 5.图3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p> <p align="center"></p> <p> 图3 </p> <p> 6.如图4所示,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 </p> <p> A.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 </p> <p> C.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前三种像都可能看到 </p> <p align="center"></p> <p> 图5 </p> <p> 8.一架飞机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直线飞行,每隔一秒钟从飞机上轻轻释放一个小球,当三个小球下落且均未落到地面时(不计空气阻力),在地面上的观察者看这三个小球在空中排列的情况是图6中的() </p> <p align="center"></p> <p> 图7 </p> <p> 10.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等方法,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 </p> <p> ①研究一个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引入合力的概念 </p> <p> ②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p> <p> ③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 </p> <p> ④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p> <p> 上述几个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p> <p>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p> <p>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请将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p> <p> 11.图8所示为某种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的管道中不断循环,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p> <p> A.在冰箱内的管道中,致冷剂迅速膨胀汽化并吸收热量 </p> <p> B.在冰箱内的管道中,致冷剂迅速膨胀汽化并放出热量 </p> <p> C.在冰箱外的管道中,致冷剂被剧烈压缩液化并吸收热量 </p> <p> D.在冰箱外的管道中,致冷剂被剧烈压缩液化并放出热量 </p> <p align="center"></p> <p> 图9 </p> <p> 三.计算 </p> <p> 13.完全燃烧70g的酒精可以释放出<span>焦/(千克℃)]</span> </p> <p align="center"></p> <p> 为一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8,当开关<span>时,电流表示数减小了0.2A。(设灯丝电阻不变)求:</span> </p> <p> (1)灯L的电阻; </p> <p> (2)电源电压; </p> <p> (3)电阻 </p> <p> 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入紧张的初中阶段。这篇是优学物理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 </p> <p> 17.有一种测量人的体重和身高的电子秤,其测体重部分的原理图如下图中的虚线框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和压力杠杆ABO,压力传感器R(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显示体重大小的仪表A(实质是电流表)。其中<span>,且已知压力传感器R的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span> </p> <p> 压力F/N </p> <p> 0 </p> <p> 50 </p> <p> 100 </p> <p> 150 </p> <p> 200 </p> <p> 250 </p> <p> 300 </p> <p> 电阻R/<span>。请回答:</span> </p> <p align="center"></p> <p> <br /> </p> <p> 【试题答案】 </p> <p> 练习一: </p> <p> 一. 1. B2.C3.A4.D5.A </p> <p> 6. A7.C8.A9.B10.A </p> <p> 二. 11. BCD12. ABC </p> <p> 三. 13.解: </p> <p align="center"></p> <p> 因冰山漂浮在海面上,所以 </p> <p> 得 </p> <p> 得 </p> <p> ,额定功率 </p> <p> 电阻 </p> <p> 16.(1)传感器的电阻为 </p> <p> (2)要求电路各部分安全,则要求电路的最大电流 </p> <p> 为<span>时,</span><span>电源电压最大值</span> </p> <p> 根据第一次实验记录数据有 </p> <p> 由(1)、(2)两式解得 </p> <p> 所以,此传感器仍可使用 </p> <p> 练习二: </p> <p> 一. 1. A2.B3.B4.B5.B </p> <p> 6. D7.D8.B9.C10.C </p> <p> 二. 11. AD12. ABD </p> <p> 三. 13.解:(1) </p> <p></p> <p> 雪地受的压强 </p> <p> 16.解:(1)灯丝电阻 </p> <p> 都闭合时,变阻器被短路 </p> <p> 电源电压<span>与</span><span>断开</span><span>的电流</span> </p> <p> 17.解:(1)零起点时 </p> <p></p> <p> (3)传感器承受最大压力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