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0 19:33:07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沪科版附答案)

<p>以下是优学物理网为您推荐的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沪科版附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p><p>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沪科版附答案)</p><p>考生注意:</p><p>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p><p>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p><p>一、选择题(共16分)</p><p>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p><p>1.有四个容量相等的瓶子,分别装满水银、海水、纯水和酒精(已知水银海水纯水酒精),那么所装液体质量最大的是 ( )</p><p>A.水银 B.海水 C.纯水 D.酒精</p><p>2.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为月球对物体吸引力的6倍 ,宇航员把月球上的石头带到地球上,则石头的 ( )</p><p>A.重力变为6倍,质量变为6倍,密度也变为6倍</p><p>B.重力变为6倍,质量不变,密度不变</p><p>C.重力不变,质量不变,密度不变</p><p>D.重力不变,质量变为6倍,密度变为6倍</p><p>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p><p>A.只要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p><p>B.只要导体中有自由电荷,就一定有电流</p><p>C.只要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就会形成电流</p><p>D.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用电器两端就一定有电压</p><p>4.如图1所示,同一个金属球,分别浸在容器a、b、c的液体中,其中a、c为纯水, b为浓盐水,金属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Fc,则三种情况下金属球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已知盐水水) ( )</p><p>A.Fa=Fb=Fc B.FbFa C.FbFc D.FcFa</p><p>5.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和电压表V示数的变化情况为 ( )</p><p>A.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p><p>C.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D.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p><p>6.家用A、B两只白炽灯泡,A灯的灯丝比B灯的粗些、短些,则它们正常工作时,</p><p>( )</p><p>A.A灯的电功率较大 B.B灯的电功率较大</p><p>C.两灯的电功率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p><p>7.两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A</p><p>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p><p>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p><p>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p><p>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p><p>图3</p><p>8.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发现一只电表的示数明显变小,而另一只电表的示数明显变大,则: ( )</p><p>A.可能是灯L断路</p><p>B.一定是灯L短路</p><p>C.可能是滑动变阻器R断路</p><p>D.一定是滑动变阻器R短路</p><p>图4</p><p>二、填空题(共26分)</p><p>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p><p>9.将一铁球放在炉火上加热,在此过程中铁球的体积 (1) ,质量 (2) ,密度 (3)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p><p>10.一金属块所受的重力为26.5牛,当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6.7牛,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 (4) 牛;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为 (5) 牛;从溢水杯中溢出水的重力为 (6) 牛。</p><p>11.以前人们并不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17世纪中期,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公开演示了著名的 (7) 实验,才使人们确信大气压强的存在。2023年,科学家 (8)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通常把相当于760毫米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1.20235帕)叫做 (9) 标准大气压。</p><p>12.长为50米、宽为30米的长方体游泳池,水的深度为5米,池底所受水的压强为 (10) 帕,约为 (11) 个标准大气压,池底所受水的压力为 (12) 牛。</p><p>13.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伏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安,该导体的电阻为 (13) 欧;当导体两端电压减小到一半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14) 欧;当电路断开,导体的电阻为 (15) 欧。</p><p>14.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1闭合。如果S2从断开到闭合,则电流表A的示数将 (16) ,电压表V的示数将 (17) ,灯泡L1的亮度将 (18) 。(前二格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最后一格选填变亮、不变或变暗)</p><p>15.如图6所示,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丙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 (19) 。如果在三个正方体上分别放一个质量相等的铜块,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 (20) 。(均选填甲、乙或丙)</p><p>16.小华同学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得一石块的重力为10牛如图7(a)所示,将这块石头一部分浸在酒精中如图7(b)所示,测力计的示数为8牛;将这块石头浸没在酒精中如图7(c)所示,测力计的示数为6牛;最后将石头浸没在水中如图7(d)所示,测力计的示数为5牛。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结论:</p><p>(a) (b) (c) (d)</p><p>图7</p><p>①分析比较图7中(b)和(c)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1) ;</p><p>②分析比较图7中(c)和(d)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2) 。</p><p>三、作图题(共6分)</p><p>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时必须使用2B铅笔。</p><p>17.重为8牛的小木块沿斜面滑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如图8所示,请用力的图示法作出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对水平面的压力F。</p><p>18.在图9中,选择合适的电表符号填入电路空缺处,填入后要求:当电键S闭合时,两个灯泡都能正常发光。</p><p>四、计算题(共24分)</p><p>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p><p>19.一块大理石样品的质量为140克,用量筒装入100毫升的水,把样品浸没在量筒中,水面升高到150毫升。求:这块大理石样品的密度。</p><p>20.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电键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安,电流表A2的示数为0.3安。求:</p><p>① 电源电压。</p><p>② 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p><p>图10</p><p>21.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2A字样,电源电压为7.5伏且不变。闭合电键S,电流表A的示数为0.5安。求:</p><p>① 电阻R1两端的电压。</p><p>② 电阻R2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p><p>③ 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电流表A示数的范围。</p><p>图11</p><p>22.如图12(a)所示,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分别为20牛和60牛,A的边长为0.2米,B的边长为0.3米。</p><p>① 求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A。</p><p>② 求正方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p><p>③ 若在正方体A、B上分别放置与A、B底面积相等、材料相同的的长方体物块C,和物块D,如图12(b)所示,如果它们的高度h相等,正方体A和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h的取值范围。</p><p>五、实验题(共18分)</p><p>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p><p>23.在测定木块的密度实验中:</p><p>① 实验原理: (1) 。</p><p>② 实验器材: (2) 、量筒、小木块、水、针等。</p><p>③ 表一为实验数据,请计算密度的平均值,小木块密度的平均值为 (3) 克/厘米3。新课 标第 一网</p><p>④ 实验过程中,影响测量结果(小木块的密度)的原因有很多,请写出其中一个:</p><p>(4) 。</p><p>表一</p><p>实验序号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密度(克/厘米3)</p><p>1 15.0 30.0 0.50</p><p>2 15.2 29.8 0.51</p><p>3 15.4 29.6 0.52</p><p>24.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p><p>①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和推导定量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得出</p><p>(5) 。</p><p>② 实验器材: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空饮料瓶、 (6) 、盛水容器、塑料片、烧杯。</p><p>③ 将一粗一细两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用橡皮膜封住,并用橡皮筋扎牢。将玻璃管封口向下竖直放置。如果从上端开口处分别向两根玻璃管中注入相同质量的水,如图13所示,可以观察到较细的玻璃管下面的橡皮膜向下凸出较多,表明液体内部压强与 (7) 有关。</p><p>④ 在水槽中盛有适量的水,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的侧壁带有一个细管口的玻璃管,玻璃管中盛有与水槽中水面相平的红色食盐水,如图14所示,先用手指按住细管口,然后放开手指,可以观察到玻璃管中A处有红色盐水流入水槽中,表明液体内部压强与 (8) 有关。</p><p>25.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p><p>① 实验目的:测定小灯泡 (9) 的电功率。</p><p>② 实验原理: (10) 。</p><p>③ 实验前,小华同学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伏,实验电路图如图15所示,在图中标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用+表示正接线柱,用- 表示负接线柱)</p><p>(11) 。(用2B铅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的图上标上+和-)</p><p>④ 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压表示数变化的情况。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12) 瓦。新课标 第 一网</p><p>⑤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6所示,这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13) 瓦,灯泡比正常发光情况下 (14) (选填亮或暗)。</p><p>26.小华同学做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p><p>① 实验目的:探究通过金属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形成电阻概念,从而得到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p><p>② 实验器材:若干节干电池、电键、金属导体(不同组可选择2-3种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和若干导线。</p><p>③ 实验中改变导体两端电压的方法是 (15) 。</p><p>④ 小华同学设计的表格如表二所示</p><p>请指出小华设计表格中的不足之处 (16) 。</p><p>表二 导体甲</p><p>实验序号 电压</p><p>(伏) 电流</p><p>(安) 电压/电流</p><p>(伏/安)</p><p>1 1.5</p><p>2 3.0</p><p>3 4.5</p><p>图17</p><p>⑤ 学过电路一章后,小华同学进一步探究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小华用了四节干电池,增加了一个阻值为20欧的滑动变阻器,连接电路如图17所示,实验过程中,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4伏,并读出了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小华想更换定值电阻再做两次实验,可供选择的电阻有15欧、30欧、45欧和60欧各一个,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小华应选择的电阻是 (17) 欧。</p><p>九年级物理学科期末练习卷(2023.1)</p><p>题号与分值 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p><p>一、16分 1.A。2.B。3.C。4.C。5.B。6.A。7.D。8.A。</p><p>二、 26分 9.(1)变大;(2)不变;(3)变小。 10.(4)9.8;(5) 9.8;(6) 9.8</p><p>11.(7)马德堡半球;(8)托里拆利;(9) 1。</p><p>12.(10)4.9(11) 0.5;(12)7.2023。 13.(13)5;(14)5;(15)5。</p><p>14.(16)变大;(17)不变;(18)不变。 第(1)-(18)每格1分,共18分</p><p>15.(19)甲;(20)丙。</p><p>16.①(21)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大,受到的浮力也较大;</p><p>②(22) 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较大,受到的浮力也较大。</p><p>第(19)-(22)每格2分,共8分。</p><p>三、6分 17.压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均正确3分。说明:作用点在水平地面上。</p><p>18.电流表与电压表均正确得3分</p><p>四、</p><p>(24分) 19题</p><p>4分 V=150毫升-100毫升=50毫升=50厘米3 1分</p><p>= m/ V=140克/50厘米3= 2.8克/厘米3= 2.2023千克/米3 3分</p><p>说明:公式1分,代入1分,结果1分</p><p>20题</p><p>6分 ① U=U2=U1=I1R1=0.6安10欧=6伏 3分</p><p>②P2=U2I2=6伏0.3安=1.8瓦 3分</p><p>21题</p><p>7分 ①U1=I1R1=0.5安10欧=5伏 3分</p><p>② U2=U-U1=7.5伏-5伏=2.5伏</p><p>R2=U2/I2=2.5伏/0.5安=5欧 2分</p><p>③ 0.75安-0.25安 各1分共2分</p><p>22题</p><p>7分 ① FA=GA=20牛 2分</p><p>② pB=FB/ SB =60牛/(0.3) 2米2= 666.67帕 2分</p><p>③ 根据已知可以求得A:B=9:8 Ag (h+0.2米)=Bg (h+0.3米)</p><p>当h=0.6米时pA=pB当h﹤0.6米时pA﹤pB当h﹥0.6米时pA﹥pB。</p><p>3分</p><p>五、</p><p>(18分) 23题</p><p>4分 (1) (2)托盘天平;(3)0.51 。</p><p>(4) (只要合理的答案都可以) 每格1分,共4分</p><p>24题</p><p>4分 (5)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 (6)橡皮膜; (7)液体深度; (8)液体密度。</p><p>每格1分,共4分</p><p>25题</p><p>6分 (9)在不同电压下; (10) P=UI; (11)略</p><p>(12)0.75; (13)0.672 (14)暗。</p><p>(11)图共1分 其余每格1分,共6分</p><p>26题</p><p>4分 (15) 改变电池节数; (16)表格中缺少电压为零时对应的电流值;</p><p>(17)15欧; 30欧;</p><p>说明:(17) 共2分,一个答案1分,有错不得分,</p><p>其他空格每格1分,共4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沪科版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