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锦州卷)历史(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br>“全球开始统一”始于( )<br>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r>C.启蒙思想 D.巴黎公社<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DA50F910BECBBBA4AAB35D7A1AB2452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AB0B2802AC315D99252863032D29104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10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的哪一时段( )<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F0D805D5F2443D063FC3806B1A34AE39.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101年前的萨拉热窝街头,随着塞尔维亚青年的一声枪响,欧洲这个火药桶被引爆了,世界被战火燃烧了……”。被这“一声枪响”引发的战争是( )<br><tbody><br>A.美国独立战争<br>B.法国大革命<br>C.第一次世界大战<br>D.第二次世界大战<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p>思想活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表现之一,在诸子百家中,其思想体系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是( )</p><p>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兵家</p><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8B0030C365994090B8FC9AF4C183A80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C204F7353B40D3E9301ECF22306D06B8.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和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br>材料中的“它”是指( )<br>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EC7BEBACA512CA4E9BD2861133967A0E.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当前,美日拉拢一些国家极力遏制中国,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的延续。美国实施冷战政策开始于( )<br><tbody><br>A.北约组织的建立<br>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r>C.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br>D.马歇尔计划的推行<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br><tbody><br>A.新中国诞生;三大改造的完成<br>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r>C.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br>D.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tbody><br>“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它是<br><p[ ]</p><br>A.禅让制<br>B.世袭制<br>C.推举制<br>D.科举制<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7039B1414292C98C4C0586321B67CF3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反映这一主流的是( )<br>A.玄奘西行 B.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br>C.唐蕃和亲 D.郑成功收复台湾<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C6AADE8DE814398DDB1102CD5E34984C.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br>关于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br>A.最初开通于唐朝<br>B.其路线是从西汉首都洛阳出发,直达西亚、欧洲<br>C.中转站是大秦<br>D.是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开通的<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2E76BE14573BA976344FFE9120447AA3.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说:“……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br>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 )<br>A.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br>B.冲击了马来西亚和法国的国家主权<br>C.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国际问题<br>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DA50F910BECBBBA4AAB35D7A1AB2452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C8ECD54EB80311BC84207CA3EAA1698C.png"><br><br>※题型:列举题※知识点:列举题※试题难度:较易<br>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历史,改革与革命交相辉映,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推动历史进步的车轮。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改革或革命。<br>(1)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br>(2)使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br>(3)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br>(4)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br>(5)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较易<br>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br>材料一 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br>——《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br>材料二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br>——吴兢《贞观政要》<br>材料三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br>材料四 多民族与大一统的局面向来为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所称颂……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曰:“今汉兴,海内一统。”……清康熙帝曰:“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br>——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br>(1)材料一中秦始皇的“庞大帝国”正式建立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巩固“帝国统一性”采取的经济措施。<br>(2)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二的思想?在他统治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什么?<br>(3)材料三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br>(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在抗击外来侵略方面的主要事迹。<br>(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使国家兴盛的主要因素。<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较易<br>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过往甚密,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引人注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16977A0A9F6615AB95E5B695A22B86A4.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1)在中日交往史上,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请根据图一和图二列举古代史上中日友好交往的两个事例。<br>材料一 “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br>材料二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br>——《资本的年代》<br>(2)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当时中国和日本分别正在开展什么运动?简要谈谈日本的这次运动对日本的影响。<br>材料一 (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的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br>——人民网<br>材料二 卢沟桥畔一时间硝烟弥漫,笼罩在侵略者燃起的熊熊战火之中,中国军民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进行了顽强抵抗……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br>(3)材料一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下关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简要回答这次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br>(4)材料二中表述的情形与哪一历史事变密切相关?<br>材料一 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来作榜样。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br>——外交部长王毅<br>(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日关系怎样才能健康发展?<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br>材料一 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br>——王斯德《世界通史》<br>材料二 这次的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展开。<br>——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br>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br>——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br>(1)材料一展示的是与哪次革命相关的新成果,举例说明这次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br>(2)材料二反映的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情况?<br>(3)请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说明科学存在哪些“潜在的危险”,并谈谈人类如何应对这些“潜在的危险”。<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