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回顾amp;#2023;拓展二》的教学设计】所属专题栏目是【】
<p>教学目标:</p><p>1、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p><p>2、积累名言警句。</p><p>3、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积极开展课外阅读。</p><p>4、进行口语交际,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p><p>5、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p><p>教学重点难点:</p><p>1、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积极开展课外阅读。</p><p>2、有关童年的音乐磁带。</p><p>3、收集有关童年的碟片及照片。</p><p>教具准备:课件</p><p>课时安排:2课时</p><p>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p><p>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p><p>一、回顾课文,激发情趣</p><p>1.回顾本组内容,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场景。</p><p>2.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天真、可爱……)</p><p>二、打开记忆,回忆童年</p><p>1.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静静地回忆一下,自己轻轻地说一说。</p><p>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p><p>课堂评价:(1)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2)有没有把事情说具体。</p><p>3.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p><p>三、课堂交流,分享童年</p><p>1.每个学习小组评选最难忘的童年故事。</p><p>2.各个学习小组轮流在班内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p><p>要求:一位同学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p><p>3.师生共同评议说得是否清楚、具体,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p><p>四、修改提高,难忘童年</p><p>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p><p>2.尝试把学习小组内各个同学的童年故事,连起来,变成一个有趣的童年历程。</p><p>3.班内交流。</p><p>第二课时 回顾·拓展</p><p>一、交流平台</p><p>1.学生自由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弄清他们交谈的内容。你对哪些话有同感呢?在四人小组内,结合本单元的课文例子来讨论。</p><p>2.学生汇报:略。</p><p>3.教师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独特发现与体会。师:你读本单元课文,还有哪些发现,哪些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p><p>4.生再交流。师生共同评议。</p><p>5.教师小结: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我们读课文时,就要入情入景,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传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值得我们有感情的再读一读,请同学们选者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p><p>二、日积月累</p><p>1.自由朗读句子,读通顺、流畅。</p><p>2.指名朗读、齐读。</p><p>3.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背的句子多。交流评比。</p><p>4.谈理解:学生自由读背后,对句子会有体会,教师引导学生谈对句子的理解。教师适当评价,不要讲得太多,学生有疑则答。在各小组交流基础上,全班交流,弄懂大致意思即可。</p><p>5.生交流:我在哪里见过这些词句?我曾经用过这些词句吗?师生集体评议。</p><p>6.诵读练习:这些句子能背了,能诵吗?引导学生诵读。</p><p>7.课外要求:课外看看这些名句出自哪篇文章,找来读一读。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满江红》,课外读一读《满江红》全文。</p><p>三、课外书屋</p><p>1.教师诵读,激情引入:教师深情地朗读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童年》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p><p>2.师:刚才的文章怎样?知道是谁写的吗?待学生回答,教师点明:这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著名小说《童年》。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童年》这本书。大家有兴趣读吗?本周,我们将开展一个读书交流活动,主要就围绕这部书来进行,现在我们就分头准备吧!</p><p>3.我们先集中看看这部书的精彩片段吧!老师用课件呈现《童年》的四-五则精彩片段。</p><p>4.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开展读书交流活动。</p><p>5.待学生分头读书后,组织开展读书交流评比活动。注意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交流收获与体会。如果学生没有这本书,交流其它反映童年生活的书籍也可以。</p><p>板书设计:</p><p>回顾·拓展二</p><p>真人真事</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