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高考复习思路与策略
<p>一、命题的基本精神1.稳定性。平稳过渡。2.基础性。重视基础;今年考的明年不一定考,没考,不一定不考。3.时代性。强调社会时代的特点;作文现实性。4.广泛性。唐宋词,宋诗,清诗。5.人文性。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6.科学性与严谨性、政治性。命题工作的严肃性。7.地域性。凸现山东特点、文化特点。8.思维性。培育个性思维,自我想像力。9.辩证性。哲学的全面的、发展的、客观的。10.作文的多元性。各种文体的训练。(人文性、审美性、创造性;寓言式、哲理式、感悟式)二、阅卷工作的启示(一)作文阅卷:1.切合题意:①</p><p>远望与近观之间,探寻事物本质;②</p><p>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探索;③</p><p>距离产生美或距离产生认识;④</p><p>肯定近观,学会发现真相;⑤</p><p>辩证地看待远望与近观。2.符合题意:①</p><p>实践出真知;②</p><p>透过表象看实质;③</p><p>仰望是一种追求;④</p><p>一分为二看问题。3.两人评卷求其平均值。40—45分明显增多。4.存在问题:①</p><p>开放性大,大多数学生不适应;②</p><p>高分率不高,48分以上作文称为优秀之作。③</p><p>宿构严重。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选、岳飞、李白、苏轼、司马迁。语段有训练痕迹。④</p><p>跑题严重。“诚信、平凡、保护环境”等,20分以下。⑤</p><p>记叙性文章分数低。有的写回忆录,有的借用他人故事,情节平淡、人物形象苍白、缺乏小说可读性。记叙文一般在30分左右。⑥</p><p>新颖的文体得分亦不高。如采用辩论稿、演说词、日记、聊天记录、诊断书等,给人以“哗众取宠”之感。⑦</p><p>“露丑、露拙、露情”作文失分严重。早恋、堕落、成绩不好等,学生主动暴露缺点,为得低分创造了条件。5.阅卷启发:①</p><p>加大作文命题开放的力度。意在以开放制局限。②</p><p>凸现思维的高度、深度、广度,强调思维过程多元。③</p><p>拓宽写作的范围与视野,时代与课本的资源。④</p><p>加强标题,开头与结尾的训练。</p><p>不好的标题:华美袍子上的虱子、瑜掩盖了瑕、瑕疵的人生才美丽。</p><p>我们都是人,水是水非、读星星的感之乱想,擦亮眼睛洞若观火。⑤</p><p>加强规范,错别字一字一分。</p><p>大千世界(纤)、小轿车(娇)、人大副厅长成克杰等。三、方向探索1.山东《考试说明》的研读与研究:①</p><p>第Ⅰ卷30分,10题,基础6题,文言4题;②</p><p>第Ⅱ卷120分。文言翻译,名句默写16分。(前10,后6分)</p><p>现代文阅读20分(散文为主);作文60分。③</p><p>选作题24分,分四个系列,任选其二。</p><p>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语言运用、新闻与传记。2.命题发展:①</p><p>稳定中求发展,稳中求变,稳中求新。②</p><p>难度肯定降低。③</p><p>书面量加大了,主观试题加大了。④</p><p>开放题会逐渐渗透。⑤</p><p>选作题的难度不好把握。⑥</p><p>选作题最好三选二,不要太绝对选二。⑦</p><p>作文命题的多元构想。⑧</p><p>多种文体都要训练。3.复习思路与对策。①</p><p>传统复习与创新复习结合;②</p><p>依据教材,关注教材,吃透教材;③</p><p>注重方法研究;④</p><p>注重高考试题的深入研究;⑤</p><p>从高考试题看发展,看去向,看态势;⑥</p><p>研究语用题的新题型,借鉴与延伸;⑦</p><p>注重文化含量,文学名著的介入;⑧</p><p>注重社会、时代、地域对高考试题的潜在影响</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