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22:58:56

《桥之美》课文补遗

<p>1、桥梁审美观(樊凡)</p><p>桥梁主要用于交通负荷、跨越障碍,这是它的基本功能,所以桥首先要符合此要求。如果是一座不堪使用的危桥,摇摇欲坠,也就没有什么美可谈了。因此,桥梁结构的造型应表现出有力量、稳定、连续和有跨越能力等等,以显示功能的保证性。这也就自然地引起人们的美感。对于不同用途的桥梁,如园林、城市、公路、铁路桥梁等等,或同一用途而其所在环境条件不同时,其结构及各项附属设施的造型都应准确鲜明地表现出符合使用要求,并能恰如其分。这也就是一种美的因素。就所有桥梁而论,交通使用功能要求和鉴赏要求在其重要性上,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它随着建桥目的和建桥环境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并通过造型表现出来为人们所理解。如荒漠原野上的公路桥和繁华城市中的园林桥应当各自“量体裁衣”地选择适合的型式。</p><p>正确的桥梁审美观是功能、艺术、经济与美观融合一体,共同作用,美寓其中。</p><p>2、桥梁美十则(樊凡)</p><p>关于桥梁美,很多人早就关心了,并提出过很多设想和措施,关于桥梁美的形态规律、审美标准等等,从一些文献资料中披露出其看法、分类多不一致,可以说是众说纷纭。现参考这些资料,并结合我国桥梁工程中习用的一些原则,以简单明了的形式拟以下桥梁美十则,这十则是:</p><p>⑴ 环境的协调;</p><p>⑵ 主从与对称;</p><p>⑶ 韵律;</p><p>⑷ 均衡与稳定;</p><p>⑸ 统一;</p><p>⑹ 比例与尺度;</p><p>⑺ 连续与明暗搭配;</p><p>⑻ 力线明快;</p><p>⑼ 色彩;</p><p>⑽ 风格。</p><p>这些法则也可以说是达到“协调”的法则。</p><p>──以上两则资料均选自《桥梁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版</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桥之美》课文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