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特性
<p>成语不同于一般的词语临时性组合,它有几个与众不同的特点:</p><p>1、历代沿用:</p><p>成语极多是历代沿用下来。重要历史事件。古籍中的神话寓言。经典名言等。即使是民间俗语,也有不少是自古有之,它们被使用了上千年,故明显带有文言色彩。能流传至今者,均久经时间洗礼,故它们都是千锤百炼的精彩之作。</p><p>2、完整意义:</p><p>成语大多从历史故事。神话寓言或经典名言概括而来,故不能单凭成语字面意思来理解,否则容易发生误解。故使用时,必须了解该成语的来源。典故及其发展变化,才能真正理解真正含义。</p><p>3、结构凝固:</p><p>成语多数由四字构成(又称四字格成语),在长期使用时,已凝固成一个整体,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p><p>成语中每个字一般不能随便更换。</p><p>例如:“掩耳盗铃”不能说成“掩耳偷铃”,“亡羊补牢”不能说成</p><p>“亡牛补牢”。</p><p>4、词语次序一般不能随意颠倒:</p><p>例如:“深谋远虑”不能说成“远虑深谋”,“标新立异”不能说成“立异标新”。</p><p>5、民族性内容:</p><p>成语跟汉族的历史背景(如朝秦暮楚。三国鼎立)。地理环境(如逐鹿中原。泾渭分明)。经济生活(如雨后春笋。茶余饭后)及文化风俗(如棋逢对手。龙飞凤舞)等,有着密切联系。</p><p>6、形式简洁:</p><p>成语的基本形式是四字格,但原文多是一段话语,这就需要改造原文,压缩成四字。这格式能符合汉人成双作对的心理,容易上口,内容又含蓄丰富。</p><p>例如:</p><p>北朝乐府《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压缩成“扑朔迷离”。</p><p>《诗经·国风》:“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压缩成“一日三秋”。</p><p>7、形义多变:</p><p>⑴异形成语:</p><p>同一个成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却有两种以上的形式。这主要指成语中个别字的不同。</p><p>例如:</p><p>走马看花──走马观花</p><p>拔苗助长──揠苗助长</p><p>了如指掌──了若指掌</p><p>不可救药──无可救药</p><p>⑵同义成语:</p><p>形式不同,意义却相近或相同。例如:</p><p>兔死狗烹──鸟尽弓藏</p><p>一箭双雕──一举两得</p><p>分崩离析──四分五裂──土崩瓦解</p><p>自高自大──妄自尊大──夜郎自大──目中无人</p><p>⑶反义成语:</p><p>两个成语意义相反,有的各由一个反义词构成。</p><p>例如:</p><p>走马看花──下马看花</p><p>师出有名──师出无名</p><p>8、词序不同:</p><p>例如:</p><p>小题大做──大题小做</p><p>事半功倍──事倍功半</p><p>9、整体意义相反:</p><p>例如:</p><p>谦虚谨慎──骄傲自满</p><p>门可罗雀──门庭若市</p><p>流芳百世──遗臭万年</p><p>独占鳌头──名落孙山</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