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18 20:26:36

2015届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九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p>人们经常用“发现了新大陆”来指遇到惊喜的事。发现新大陆的说法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p><p>A.迪亚士&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哥伦布&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达·伽马&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麦哲伦</p><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E7D3E85673EFE9CB95D8D9689839958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439BDBF6B984B4FE059BCB26C47225E8.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科技创新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新变化,以下成果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nbsp;&nbsp;&nbsp;&nbsp;)<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E62A42B486C340F1436C7EF0C1B7AFFD.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改革是日本走向富强之路的重要途径之一。19世纪中后期,明治维新中实行“废藩置县”措施的主要目的是(&nbsp;&nbsp;)<br>A.加强中央集权&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消除封建残余<br>C.积极对外扩张&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发展近代工业<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DA50F910BECBBBA4AAB35D7A1AB2452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0F0C221779F6F10A4CC8AA42C16E818C.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灯会中,一则猜某一战役的谜语引发了小明的兴趣,提示语是“一战中”、“法德间”、“绞肉机”。这则谜语的正确答案<br>应该是<br><tbody><br>A.滑铁卢战役<br>B.凡尔登战役<br>C.斯大林格勒战役<br>D.柏林战役<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假设你是《启蒙报》记者,需要采访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作“启蒙之星”的专栏报道,下列哪位人物不在你采访之列?<br><tbody><br>A.伏尔泰<br>B.但丁<br>C.孟德斯鸠<br>D.卢梭<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在《凡尔赛和约》签署之后,有媒体用了这样的标题:《这不是和会,而是分赃的会议》,能支撑这一报道的内容是<br><tbody><br>A.重划德国疆界<br>B.瓜分德国殖民地<br>C.取消德国义务兵役制<br>D.德国支付巨额赔款<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会议是<br><tbody><br>A.巴黎和会<br>B.华盛顿会议<br>C.雅尔塔会议<br>D.第二届大陆会议<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美国出现1929~1933年的失业率状况(见下图)的主要原因是<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A0155BD224C8FB19439B267DEBAE9C3F.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tbody><br>A.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br>B.罗斯福新政<br>C.新经济政策<br>D.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雅尔塔会议对以后的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二战后世界格局也称为雅尔塔体系。这次会议的内容中,不包括<br><tbody><br>A.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br>B.在斯大林格勒与德军决战<br>C.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br>D.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共同原因是&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①美国的经济援助&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br>③大量的军事订货&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④建立了区域合作<br><tbody><br>A.①②<br>B.②③<br>C.②④<br>D.①②③<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今天,我们一起享受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人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人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德国品牌的汽车;美国人穿着中国人生产的服装……这表明世界出现了<br><tbody><br>A.政治多极化<br>B.经济全球化<br>C.文化多元化<br>D.区域集团化<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AFD041509239C7C34B2FD5A5491EC65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3EBFEFEE96FE7A20E828439D14072820.png"><br><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br>正确运用历史示意图,能够化繁为简,形象直观的了解历史,把握学习的重点,知道事物之间的联系。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88E2E963C68FB343D797DB7BD52BDFD9.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nbsp;<br>(1)图一中率先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哪一集团?他们以哪一事件为借口发动了这场战争?<br>(2)图二与图三分别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两大阵营?<br>(3)图四是二战后形成的对峙局面,这一时期的世界格局称作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br>(4)结合所学知识,给上述图片确定一个共同主题。<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较难<br>刚刚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将反腐败斗争深入下去,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最根本的就是依法治国,法治建设与完善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br>材料一:1689年的这一法律文件确实一劳永逸地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r>(1)材料中“这一法律文件”指什么?通过这一文件,最终将王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英国逐步确立起了怎样的政治体制?<br>材料二:<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C393DB9F676A693C25563D233DAC156C.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nbsp;<br>(2)上图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哪一学说在政治体制上的具体表现?依据所学知识推断,美国历史上开创这一民主政治先河的重要人物是谁?<br>材料三:拿破仑说:“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br>(3)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什么?这粒“火种”在近代法制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br>材料四:在斯大林时代,党政不分,国家的所有决策权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最终集中于斯大林手中。苏维埃变成了徒有虚名的机构,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与家长制盛行。<br>(4)材料四是哪一体制在政治上的重要表现?<br>(5)综上所述,结合刚刚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议,你有怎样的历史认识?<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br>被称为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诞生至今只有230多年的历史,然而美国的兴起与发展却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br>材料一: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br>(1)依据材料概括《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写出两点)<br>材料二:“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犹如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恰似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黎明。”<br>(2)材料中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谁?“恰似结束漫漫长夜禁锢”标志着哪一制度的终结?<br>材料三: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3年末给罗斯福的信中曾说:“如果你在现行制度范国内试验成功,各国将进行新的更雄心勃勃的实践,而我们也可以把你任总统之日起,作为一个新的开端。”<br>(3)材料三中的“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的什么改革?“新的开端”表明此次改革具有怎样的显著特征?<br>(4)综合上述材料,美国的大国之路给我们以怎样的历史启示?(写出两点)<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br>当前,我们正处于人类迄今所知的规模最大的科技革命之中,回望历史,几百年来,科技正悄悄改变着这个世界的一切,处处留下了科技的烙印。<br>材料一:&nbsp;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火车、轮船取代了马车、牛车和帆船,喧闹、拥挤、快节奏说的城市取代了宁静、闲散的乡村,汽笛长鸣盖过牧笛田歌,绿草地被黑煤屑污染,蓝色天空布满灰色的阴霾……。<br>——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br>(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br>材料二:&nbsp;&nbsp;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862605D6C0D3EB8A6B04359616C554F8.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2)分析材料二,到20世纪初,哪一国的工业生产居世界第一位?列举这一时期该国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一例。<br>材料三:1987年英、法、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br><tbody><br>&nbsp;<br>英国<br>法国<br>日本<br>第一产业(农业)<br>2%<br>2%<br>3%<br>第二产业(工业)<br>38%<br>38%<br>40%<br>第三产业(服务与信息业)<br>60%<br>60%<br>57%<br></tbody><br>&nbsp;<br>(3)上表中三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是哪一产业?这一经济结构的形成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影响的结果?<br>(4)综合上述回答,请你就科技革命的影响列一个写作提纲。<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届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九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