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18 20:26:31

2015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中学共同体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19世纪末,作为“迟到者”匆忙加入了对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瓜分,这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指(&nbsp;&nbsp;&nbsp;)<br><tbody><br>A.俄国<br>B.意大利<br>C.日本<br>D.美国<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德国的统治者在一战前曾声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谋求日光下的地盘。”这句话道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nbsp;&nbsp;)<br><tbody><br>A.德国人为了获得更多的海外领土<br>B.帝国主义国家都想获得更多的海外领土和领海<br>C.德国人自己原来的国土阳光不充足<br>D.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些内容出自(&nbsp;&nbsp;&nbsp;)<br><tbody><br>领土<br>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br>赔款<br>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br>殖民地<br>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br></tbody><br>A.《凡尔赛和约》&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九国公约》<br>C.《慕尼黑协定》&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联合国家宣言》<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9EAE778F75686FC161883CA46C99D76F.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经济上也加紧对中国的掠夺,主要表现在(&nbsp;&nbsp;&nbsp;)<br>①直接投资、向清政府贷款等方式控制中国铁路筑路权&nbsp;&nbsp;&nbsp;<br>②控制着中国绝大部分的水上运输业<br>③夺取铁路沿线的土地开发权、矿藏开采权&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④100%控制着中国的棉纺业和钢铁业<br><tbody><br>A.①②③<br>B.②③④<br>C.①③④<br>D.①②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邹容在下列哪本著作中阐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br><tbody><br>A.《猛回头》<br>B.《警世钟》<br>C.《游学译编》<br>D.《革命军》<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br>A.<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testImage/2/2015/2/10/3DE4AEE3707010C1FC28B6B951914F81.png"><br>B.<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testImage/2/2015/2/10/7C76AB9155591DB0DD3915C7A543A3D2.png"><br>C.<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testImage/2/2015/2/10/7E9399AF010E07976D117F9F404CC338.png"><br>D.<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testImage/2/2015/2/10/BDBB5607170D2A509671F9ED6DADC72A.png"><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15/c8fd8c8d4e8d457996d7ab64724469e9/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2/7/2015/33481b3789e1477bb14811b022ddcac1/5DCEDD96D23F9049C9ADDAE936F05106.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在拜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祭词中说:“……辛亥春雷,义起粤中,碧血飞溅,寡不敌众,忽焉殒命。出师未捷,千古遗恨。义声扬振,五月而后,武昌继之,遂覆清室。民国以立,共和新造。壮哉先烈,死以为国,身毁名荣,英风义烈,永为世率。……”对这段祭词理解正确的是(&nbsp;&nbsp;)<br>①表达了江丙坤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br>②较为准确地评价了黄花岗起义的历史作用<br>③黄花岗起义使清朝的统治基础更加动摇<br>④黄花岗起义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nbsp;&nbsp;<br><tbody><br>A.①②③<br>B.②③④<br>C.①②③④<br>D.①②<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nbsp;&nbsp;)<br><tbody><br>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br>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br>C.新旧风俗杂陈<br>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在中国近现代,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离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它被定名为(&nbsp;&nbsp;)<br><tbody><br>A.长袍马褂<br>B.西装<br>C.中山装<br>D.列宁装<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列宁曾有过“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入口”的论断。下列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nbsp;&nbsp;&nbsp;)<br><tbody><br>A.颁布《土地法令》,把土地分配给农民<br>B.联共(布)十五大确立农业集体化政策<br>C.联共(布)十四大制定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br>D.苏俄新经济政策<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1928年到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nbsp;&nbsp;&nbsp;)<br><tbody><br>A.农业<br>B.手工业<br>C.重工业<br>D.第三产业<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凯末尔执政后不久.就发起了一次“帽子革命”。当时土耳其男子都戴一种红色圆筒毡帽,叫做“费兹帽”,具有宗教意义。凯末尔下令,国民要改戴欧式礼帽。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nbsp;&nbsp;&nbsp;)<br><tbody><br>A.废除土耳其的陈规陋习<br>B.彻底消灭宗教在社会中的影响<br>C.改革传统服饰以消除封建思想的影响<br>D.推动社会向世俗化、现代化方向迈进<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下列关于甘地的说法,错误的是(&nbsp;&nbsp;)<br><tbody><br>A.创立了印度国民大会党<br>B.印度民族运动的领袖<br>C.发动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r>D.被赋予“圣雄”的称号<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罗斯福新政实施期间,为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nbsp;&nbsp;&nbsp;)<br><tbody><br>A.大力兴建公共工程<br>B.规定最高工时标准<br>C.规定最低工资标准<br>D.使工人有权组织工会<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表中的“运动名称”一栏应该填写(&nbsp;&nbsp;)<br><tbody><br>运动名称<br>口号<br>“民主”“科学”<br>人物<br>陈独秀、胡适等<br></tbody><br>A.洋务运动&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新文化运动<br>C.五四运动&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土地改革运动<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BA100D0CD53B282DEBB8A28CDEBD68F9.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tbody><br>下图是小刚平时搜集的三个纪念章,你知道这些纪念章都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br><tbody><br><div<img itype="gif" border="0"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1C15A4D03F0BF7DD36FA917D7F2F8541.gif"style="VERTICAL-ALIGN:middl;VERTICAL-ALIGN:middle;"><br><div<img itype="gif" border="0"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E9F77F04720B15EE2FACE462A887AD79.gif"style="VERTICAL-ALIGN:middl;VERTICAL-ALIGN:middle;"><br><div<img itype="gif" border="0"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6FAF9F2123143118EAA75B3E1F17D1D7.gif"style="VERTICAL-ALIGN:middl;VERTICAL-ALIGN:middle;"><br></tbody><br><div[&nbsp;&nbsp;&nbsp;&nbsp;]<br>A.戊戌变法<br>B.辛亥革命<br>C.五四运动<br>D.新文化运动<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站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的是(&nbsp;&nbsp;&nbsp;)<br><tbody><br>A.陈独秀<br>B.李大钊<br>C.毛泽东<br>D.董必武<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下列不能体现其“新”的是(&nbsp;&nbsp;&nbsp;)<br><tbody><br>A.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br>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r>C.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br>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br>材料一: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1870—1913)<br><tbody><br>国家<br>1870年工业生产<br>占世界位次<br>1913年工业生产<br>占世界位次<br>1913年所占殖民地<br>面积排位<br>英<br>1<br>3<br>1<br>法<br>2<br>4<br>2<br>美<br>3<br>1<br>5<br>德<br>4<br>2<br>4<br></tbody><br>&nbsp;<br>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新式武器不断被使用。德军第一次使用了毒气,英军第一次使用了坦克等。对立的双方,陆地的远程大炮、空中的飞机、海上的战舰展开了全面和立体的厮杀。<br>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一系列条约的签订,构成了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凡尔赛体系”。中国代表团成为唯一一个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国家。<br>(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美德和英法的经济发展有了怎样的变化?<br>(2)材料一反映的变化与情况,说明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实力与所占的殖民地面积倒挂,这种现象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由此你可以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吗?<br>(3)列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及两大著名战役?<br>(4)材料二所示的新式武器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些新式武器的使用,进一步突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哪一特性?<br>(5)材料三中《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名人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br><strong>材料一</strong>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br><strong>材料二</strong>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br>1.材料一中的“明智试验”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br>2.依据材料二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br>3.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20世纪40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17A3FEB44A20EA5A73336FBFFA7C6E08.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6E977140771A99ADDFD53A4F8E0E3EB6.png"><br><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br>近代化始终是近代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探索充满艰辛,艰辛孕育新的发展,这是普遍的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材料一:实现近代化(也叫早期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思想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确是正好相反的。<br>(1)对于学者所说的西方近代的变革过程,请你结合17—19世纪中期西方在制度方面、器物方面变革的史实加以说明。<br>(2)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在中国先后出现了器物变革、制度变革、思想变革,请分别举出其中一个历史事件。<br>材料二:随着近代化进程的加快,近代文明传入中国。欧风东渐,中国社会发生巨变。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br>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3EDC4DD7B1D291F8FCC99671F2FA64CB.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3)结合所学说明图中新事物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br>材料三: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礼节、称呼变化简表<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5153C04DBC1F7B40300227C1569799D3.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4)表格中,辛亥革命前后这些礼节、称呼的变化表明了什么?<br>材料四: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第一块最醒目的界碑。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不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br>(5)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体现在哪里?<br>(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列举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中的主要表现。<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中学共同体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