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九年级上期第一次月度联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p>美国一位经济学家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四五百年前这一进程就开始了。”标志“这一进程”开始的事件是( )</p><p>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p><p>C.英国工业革命 D.“三角贸易”</p><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E7D3E85673EFE9CB95D8D9689839958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06DAFCD45D418E4397E5CF708435AB3E.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人们常常把工作、学习中取得重大突破称之为“发现新大陆”,把工作和生活中的失败比做滑铁卢。与此相关的历史人物分别是<br><tbody><br>A.拿破仑、哥伦布<br>B.哥伦布、路易十六<br>C.哥伦布、拿破仑<br>D.拿破仑、路易十六<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br><tbody><br>A.《人权宣言》<br>B.《独立宣言》<br>C.《商法典》<br>D.《民法典》<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仔细阅读,找出下列选项中关联错误的一组是<br><tbody><br>A.莎士比亚——《李尔王》<br>B.哈格里夫斯——珍妮机<br>C.爱因斯坦——相对论<br>D.卡尔·本茨——飞行者一号<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启蒙运动的核心是<br><tbody><br>A.人文主义<br>B.自由主义<br>C.理性主义<br>D.社会主义<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法国时所作的演讲中指出:“读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著作,让我加深了对思想进步作用的认识。”伏尔泰<br><tbody><br>A.创立三权分立学说<br>B.强调天赋人权<br>C.提出社会契约学说<br>D.主张废除财产私有制<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br>材料一 1640年,革命开始。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1688年,宫廷政变,推翻专制统治。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18世纪60年代,又开始了一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br>⑴根据材料一,指出发生在该国的两场革命的名称。<br>⑵“1688年的宫廷政变”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该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br>材料二 1775年,战争爆发。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3年,赢得独立。1787年,制定宪法。<br>⑶根据材料二,此次战争中最重要的领导人是谁?《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区别是什么?<br>材料三 1789年,大革命开始,不久颁布了《人权宣言》。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被送上断头台,革命高潮结束。<br>⑷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材料三中的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三中大革命的意义。<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br>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学会从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提高阅读、观察和理解的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让我们以俄、美、日节点事件为例进行解读。<br>据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8日报道,俄罗斯政府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33BC72B14BDCB985EF7298D8EAA1139D.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⑴当今俄罗斯政府为什么要竖立亚历山大二世的塑像?<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FFFFD6EBE90F6E783FA4229FAD97370F.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⑵《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哪一场战争中颁布的重要法令?该法令的颁布有何意义?<br>⑶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的最大功绩是什么?<br>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br>⑷材料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较难<br>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br><strong> 材料一</strong><br>: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br>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br><strong> 材料二</strong>:“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br> ——某战地记者的报道<br><strong> 材料三</strong>:19世纪末,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br>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br><strong> 材料四</strong>: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料统计表<br><tbody><br>参战国<br>持续时间<br>卷入人口<br>参战人员<br>伤亡人员<br>直接经济损失<br>30多个<br>4年多<br>15亿<br>0.7亿<br>0.3亿<br>1805亿美元<br></tbody><br>1.“该死的联盟体系”中展开较量的是哪两大集团?<br>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哪一场战役?“引爆”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br>3.据材料三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br>4.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7/2014/5691e778c67145b2979cc17b2c4b65d0/DFD533E54D6410CDE5C9169F192EA34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2/7/2014/5fef32f7d47d4180b4a8323fcc8592b3/98B2B109A3704056FD9AD63CCB757C9E.png"><br><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br>某校开展科技节活动,九年级⑴班邀请你参加。<br>⑴第一组同学收集到以下图片,制作了介绍两次科技革命主要成就的展板。请你帮助第一组同学完成空格部分。<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819641CCFE837A4B176EF1391026F431.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37C375A81577A59972B4DB4C32156CB9.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⑵第二组同学编制介绍了两位英国科学家的名片。请将名片中的信息补充完整。<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83E6E87AB440098A177A2E0F9536CBD4.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⑶第三组同学进行“科技改变生活”的辩论赛。正方:科技之福;反方:科技之祸。请选择一方,举两例进行论证。<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