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18 20:26:16

2014届山东潍坊市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历史04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下列属于孔子思想的是(  )<br><tbody><br>A.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br>B.“仁”的学说<br>C.主张改革,实行法治<br>D.“兼爱”“非攻”<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潍坊历史悠久,英杰辈出,巨著流芳。下列著名作品问世最早的是(  )<br><tbody><br>A.《清明上河图》<br>B.《齐民要术》<br>C.《金石录》<br>D.《十钟山房印举》<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下列机构属于清朝有效管辖新疆地区的是(  )<br><tbody><br>A.西域都护<br>B.宣政院<br>C.驻藏大臣<br>D.伊犁将军<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他的画,让我们了解了北宋东京的繁华,了解了北宋的社会风貌,他就是生活在我们潍坊地区的(  )<br><tbody><br>A.郑板桥<br>B.赵明诚<br>C.张择端<br>D.赵秉忠<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tbody><br>“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青年学生奋起抗争,点燃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烈火。潍坊地区的烈火首先燃起在<br><p[&nbsp;&nbsp;&nbsp;&nbsp;]</p><br>A.潍县<br>B.高密<br>C.益都<br>D.昌邑<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nbsp;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一个里程碑。”<br>这次“会议”是(&nbsp;&nbsp;)<br>A.中共一大&nbsp;&nbsp;&nbsp;&nbsp;&nbsp;B.遵义会议&nbsp;&nbsp;&nbsp;&nbsp;&nbsp;C.中共七大&nbsp;&nbsp;&nbsp;&nbsp;&nbsp;D.中共八大<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BDA5D1A9A752C2D65D19CC19EE5356D8.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tbody><br>改革开放后,潍坊的交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过潍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br><div[&nbsp;&nbsp;&nbsp;&nbsp;]<br>A.济青高速<br>B.潍莱高速<br>C.东青高速<br>D.荣乌高速<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8B0030C365994090B8FC9AF4C183A80B.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tbody><br>西方殖民者为了掠夺财富而开辟新航路。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意义表述正确的是<br><div[&nbsp;&nbsp;&nbsp;&nbsp;]<br>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r>B.世界贸易中心逐步转移到地中海<br>C.促进非洲经济文化的发展<br>D.使美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8B0030C365994090B8FC9AF4C183A80B.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p>下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p><p><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E6123E479913DE9B0C6AA4E1DED41094.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p><p>A.实施新经济政策</p><p>B.优先发展重工业</p><p>C.实行农业集体化</p><p>D.颁布新宪法</p><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E7D3E85673EFE9CB95D8D9689839958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29FA1A1A61EBAA943B62E706F30F09EE.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有人断言,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发源地,但从今天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了。其依据是(&nbsp;)A.有美国充当世界警察&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br>C.联合国安理会作用加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欧洲联盟的建立<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F12C79DF03272529012C18F09C349202.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一辆大众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br>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nbsp;&nbsp;)<br>A.经济的全球化趋势&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美国汽车生产能力下降<br>C.汽车行业无序竞争&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欧盟内部生产分工需要<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87BE6D59E5EEDEB1A892CA62D70CF1CC.png"><br><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措施的调整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材料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做奴隶。<br>(1)材料一出自商鞅变法。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它所产生的历史影响。<br>材料二宋朝政府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地“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机构。<br>(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政府怎样的政策取向?其直接效果怎样?<br>材料三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它规定:凡不愿服劳役的丁男,均可以拿绢或布代替,每天折合绢三尺,这叫作庸……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如627年,山东遇大旱,他下令免除当年租税。628年关中发生旱灾,次年又命免去关中两年租税。<br>(3)根据材料三归纳概括唐太宗为减轻农民负担所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br>材料四&nbsp;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由1645年的400余万顷增加到1724年的680余万顷;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和淮河;实行精耕细作,粮食产量有了明显提高,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得到普遍种植;棉花、烟草、茶树、甘蔗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经济作物。<br>(4)根据材料四回答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较难<br>历史上,日本屡屡侵犯中国,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br>材料一……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人教版七下教材<br>(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结果如何?<br>材料二<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3A6A1EA358D0126AD9E691DBFC5A34C9.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2)材料二中,其英雄壮举的指挥将领分别是谁?是为了抗击日本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日本在上述侵华战争的发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br>材料三……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br>——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br>(3)材料三中,为什么视日本为“万恶的敌人”?社论认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nbsp;&nbsp;&nbsp;<br>(4)日本至今仍未反省战争罪行,从中日关系的角度,你怎么看?<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较难<br>“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br>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者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东京&lt;民报&gt;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br>(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该主张的提出有何意义?<br>材料二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人民日报社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9日<br>(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为改变“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共同进行了哪些努力?<br>材料三 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两岸人民同属于中华民族,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br>——马英九在台湾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br>(3)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你认为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是什么?<br>(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br>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常有危机伴随。19世纪中期的日本、美国和俄国都出现了社会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顺利度过了危机,走上富强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br>材料一&nbsp;&nbsp;佩里舰队到达日本<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5CA8910D2E8B45F883150C320A8DCEDD.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材料二<br>美国南方种植园主希望在西部新州使用黑人奴隶,而北方工厂主希望实行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双方的矛盾不断升级,终于到了不用战争手段不能解决的程度。经过4年战争,最终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br>材料三<br>“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表彰这位农奴解放者的功劳。”<br>——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br>(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面临怎样的危机及其应对措施。<br>(2)为什么说材料二中的战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r>(3)材料三中的“农奴解放者”指的是谁?他最终使俄国历史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转变?<br>材料四<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094E3284D13E51F2242AD3E543C4A548.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4)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形势?两次危机之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br>材料五<br>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br>材料六<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7B225C29077128E31682A98AF8FA1EF2.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5)依据材料五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br>(6)材料六中“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意义?<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届山东潍坊市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历史04试卷(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