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18 20:25:56

2014届江苏苏州市工业园区九年级3月调研历史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其中第三次“大革命”被称为“中国历史新纪元”,从这个角度讲最符合下列哪个选项?<br><tbody><br>A.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r>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r>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br>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nbsp;&nbsp;)<br>①黄继光&nbsp;②邱少云&nbsp;③董存瑞&nbsp;④雷锋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③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①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BB762B8CEA8FB43713603135662C716B.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下表是“1952年美、中、印三国人均钢和电产量对照表”。表格中反映的信息,可为我们提供研究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C56033A676CC0EF1E119945B0FB0818A.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tbody><br>A.背景<br>B.时间<br>C.具体措施<br>D.影响<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党和政府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近三个月,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材料说明1954年宪法<br><tbody><br>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r>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r>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br>D.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BFBC5354173782DCA6A0CC0EADB2D247.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考生可能选择的素材有<br>①大跃进运动的开展&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②三大改造的即将完成<br>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nbsp;④“一五”计划的实行<br><tbody><br>A.①②③<br>B.②④<br>C.①③<br>D.①②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tbody><br>图片记载着丰厚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中,反映我国农业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是<br><div[&nbsp;&nbsp;&nbsp;&nbsp;]<br><div<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DDDBA3C49F3E74B84BF5E9E268EBF211.png"><br>style="HEIGHT:102px;VERTICAL-ALIGN:middle;WIDTH:535p;VERTICAL-ALIGN:middle;"><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E7D3E85673EFE9CB95D8D9689839958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p>.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了许多英模人物。下列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p><p>A.雷锋&nbsp;&nbsp;&nbsp;&nbsp;&nbsp;B.王进喜&nbsp;&nbsp;&nbsp;&nbsp;C.焦裕禄&nbsp;&nbsp;&nbsp;&nbsp;&nbsp;D.邓稼先</p><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7039B1414292C98C4C0586321B67CF3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14CC5D4DBB230F9157437F86B109FB4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票据时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图中的票据见证了(&nbsp;&nbsp;&nbsp;)<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1E8DEAE9AC5C963BAB496E8AFA3141AA.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br>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r>C.“大跃进”开展的盛况<br>D.“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2AF53F5274FD0DA8DCF209595F6978CF.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右图是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时代》周刊选择邓小平为封面人物的理由应是<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CDEE5851F7C63EF9A8F370D2A269158D.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tbody><br>A.推动了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br>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br>C.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br>D.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世界<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br><tbody><br>A.推动了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br>B.表明中央政府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方针<br>C.明确两岸“九二共识”立场<br>D.直接促使台湾当局允许老兵赴大陆探亲<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有学者指出“‘弱国国无外交’并非国际关系的真谛,实际上外交对弱国而言可能更为重要。”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此观点的有<br>①中印缅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nbsp;②《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nbsp;<br>③巴黎和会&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④万隆会议<br><tbody><br>A.①②<br>B.②③<br>C.③④<br>D.①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1921年3月,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以下对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r><tbody><br>A.实行粮食税<br>B.实施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br>C.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商品买卖<br>D.允许私人企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429D16AEDCE1275637FCA25EFA65B4C9.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tbody><br>A.整顿并恢复银行信用<br>B.建立工会并保障工人权利<br>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br>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7039B1414292C98C4C0586321B67CF3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AA8526F2F58832A2087AB87272440ADC.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走向《全球主义》一书作者安布鲁斯指出,“尽管国家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地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说怕社会主义。二是技术上的,怕原子弹秘密保持不住。第三怕是经济上的,随着和平的来临,经济会重新转身衰退。下列属于当时美国克服“第一怕”的主要措施有&nbsp;&nbsp;&nbsp;<br>①杜鲁门主义&nbsp;②马歇尔计划&nbsp;③确立美元的国际地位&nbsp;④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br><tbody><br>A.①②<br>B.②③<br>C.③④<br>D.①③<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冷战”期间,美苏双方将争夺限制在除直接战争之外的领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该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br><tbody><br>A.美苏两国都是核大国<br>B.美苏两国势均力敌<br>C.美苏两国社会制度不同<br>D.两次世界大战的沉痛教训<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美国副总统拜登在2013年2月德国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表示,美国需要与中国新领导人进行坦率和直接的对话。……拜登提及美欧关系时,称欧洲是美国与世界关系的基石,是全球合作的催化剂。这一材料表明<br><tbody><br>A.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br>B.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强<br>C.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形成<br>D.当今世界已形成美、中、欧三足鼎立局面<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近年来,因为价廉物美,不仅是美国普通的消费者已经离不开中国的商品,而且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F-35战机能够顺利在规定期限前投产,多次无视有关禁止在武器中使用中国零件的规定,在战机雷达系统、着落装置以及其他部件时使用中国出产的磁铁。这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br><tbody><br>A.全球化<br>B.区域集团化<br>C.不受政治影响<br>D.走向公平公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容易<br>(判断题,题意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br>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我国领土的统一。<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容易<br>(判断题,题意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br>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也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容易<br>(判断题,题意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br>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容易<br>(判断题,题意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br>下列图片充分说明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的一个世纪里,社会主义成功地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多国发展的伟大历程。<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10379E05976A436AF94D54B2B65D4550.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容易<br>(判断题,题意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br>罗斯福新政实施初期,有人说新政是共产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政有利于改善工人生活,有利于限制贫富差距。<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容易<br>(判断题,题意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br>下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欧洲的政治格局,体现了欧洲走向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165C87493C5AA2F946E9B3DD8E1688F3.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容易<br><u>&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u>是我国为了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而实行的基本国策;<u>&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u>&nbsp;、<u>&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u>是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容易<br>《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1861年2月19日,在许多历史著作中,(将)这一天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按这种理解,1928-1937年也成为俄国经济的“分界线”是因为<u>&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u>&nbsp;的建立;1942年夏—1943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迎来了“分界线”,这是指<u>&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u>。<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容易<br>“(他们)是在喂鳄鱼——可预计最后鳄鱼也把他给吃了。”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二战前<u>&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u>政策的评价。下面漫画描述的正是这一政策的典型事例<u>&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u>。<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C496A85BCA744F1D7AF9A1E680D9A749.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下列材料:<br>材料一&nbsp;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其意义重大。在上海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肖林看来,这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国家战略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的积极尝试。&nbsp;&nbsp;<br>——《人民日报: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引领开放新格局》<br>材料二&nbsp;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视察上海时的讲话》<br>材料三&nbsp;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浦东,以上海市十二分之一的面积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和四分之一的外贸出口o浦东GDP12年增长了18倍,人均GDP从1990年的不足1000美元上升到去年的7700美元。<br>——《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br>请回答:<br>(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当年,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br>(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是什么?<br>(3)上海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中曾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据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你认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与近代中国上海的开放有何根本不同?自贸区的设立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改错题※知识点:改错题※试题难度:中等<br>(5分)21世纪以来,美国调整外交战略,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冷战思维引入亚太……阅读下列材料:<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2CA5316F5B446B7980A86A028A7608C3.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材料一&nbsp;……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br>——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br>材料二&nbsp;“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br>——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br>材料三&nbsp;“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br>——(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br>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br>——《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br>请回答:<br>(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核心内容。(1分)<br>(2)根据材料二,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计划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协助西欧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2分)<br>(3)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2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95E8C86A21681BCE48D9F0CB8D82E01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E6322C256516BF4880B30902C790E678.png"><br><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br>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通常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过程,留下了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经验和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br>材料一<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E2DB40A143A798C3F5486F7F1D62BB6E.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材料二一是煤烟滚滚,烟雾弥漫,正是煤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时期。二是河流的污染,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化学印染工业的发展,由于工厂主只顾自己的利益,直接将污水排进河中,使河流遭到污染。三是自然环境的恶化,工业革命中,钢铁业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对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直接导致了对森林的大肆砍伐。<br>——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br>材料三我们一个很大的成果是创作了利用市场机制的方法来解决酸雨控制的问题。……在环境执法方面,在美国我们建立了一种处罚的措施,可以处罚剥夺公司由于不进行环保行动而获得的任何经济收益。……在美国,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提高能源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舒适度。<br>——人民网《美国环保协会主席谈美国环境保护的经验与教训》<br>请回答:<br>(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主要揭露了什么问题?<br>(2)根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造成大气、河流污染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具体原因。<br>(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是怎样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br>(4)综合以上材料,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届江苏苏州市工业园区九年级3月调研历史试卷(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