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莱尔在柏林阅读练习及答案最新 在柏林阅读理解
<p>《在柏林》是美国作家奥莱尔写的一部微型小说。反映了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下面是小编带来的<strong>奥莱尔在柏林阅读练习及答案最新</strong>,一起来看看吧。</p><p><strong>在柏林</strong></p><p>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卡嚓切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p><p>“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p><p>“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p><p>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p><p>1.结合全文看来,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何作用?</p><p>2.“老妇人”为什么翻来覆去地数数?</p><p>3.作者写小姑娘“笑”的目的是什么?下面分析不当得一项是:</p><p>A写出小姑娘的天真幼稚,多老人举动的不理解</p><p>B悲喜对照,指责小姑娘年幼无知,缺乏同情心</p><p>C以喜衬悲,渲染了老妇人一家的悲剧遭遇</p><p>D以小姑娘的笑,反衬出老妇人病态的严重。</p><p>4.试分析第三段画线句中“他们”一词的作用</p><p>5.试分析文章段末的作用</p><p>6.从全文看,本文采用了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通过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不超过四个字)</p><p><strong>《在柏林》答案</strong>:</p><p>1.暗示读者健壮的男子都上前线当了炮灰,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p><p>2.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受到巨大刺激而致疯,反复数数是想他的儿子</p><p>3.B</p><p>4.强调老妇人是已死去的三个儿子的母亲,这样说,更能激起人们对老夫人的同情,更能深刻地认识战争的残酷性</p><p>5.一方面以“静得可怕”写出了车厢里的人们听了老兵的话语之后,心灵产生的震撼,另一方面也激发读者去思考</p><p>6.以小见大</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