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九年级下期第一次月度联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哪一制度的衰落?<br><tbody><br>A.分封制<br>B.禅让制<br>C.世袭制<br>D.郡县制<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政治上的原因在于<br><tbody><br>A.北方人口南迁<br>B.社会比较安定<br>C.农业生产工具先进<br>D.自然条件好<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如果给下图鉴真塑像作文字注解,应该选择<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600272B3399598290D648B44AE5DC3F0.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tbody><br>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br>B.远洋航行,扬我国威<br>C.西游天竺,求取佛经<br>D.主动请缨,和亲塞外<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隋唐时期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br>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交子 ④雕版印刷术<br><tbody><br>A.①②③<br>B.①②④<br>C.②③④<br>D.①②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AFD041509239C7C34B2FD5A5491EC65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A1F26FAD04CC2E11155546382F6039DF.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下列是明朝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措施的是( )<br>A.实行三省六部制 B.创立科举制<br>C.废除丞相制度 D.设立军机处<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658FA79BF5E75E018EF5C8FE46B49816.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tbody><br>清朝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选项与此无关的是<br><div[ ]<br>A.设置西域都护 <br>B.设立驻藏大臣 <br>C.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br>D.制定“金瓶掣签”制度<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8B0030C365994090B8FC9AF4C183A80B.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br>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br>A.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br>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r>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r>D.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帝制<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BB355BD7D5741CF184A5978FD2820265.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某班拟举办“辛亥革命”主题纪念活动。小明同学收集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其中不可采用的是<br><tbody><br>A.创立中国同盟会<br>B.提出三民主义<br>C.发动南昌起义<br>D.成立中华民国<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893B58140476F1E078460BBF33E0952D.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r>①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 ②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br>③《新青年》杂志的创办 ④公车上书<br><tbody><br>A.①②③④<br>B.④③②①<br>C.③④①②<br>D.①④②③<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下列口号或标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br><tbody><br>A.“外抗强权,内除国贼”<br>B.“誓死力争青岛”<br>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br>D.“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br><tbody><br>A.南昌起义<br>B.北伐战争<br>C.台儿庄战役<br>D.百团大战<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个“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br><tbody><br>A.人民军队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br>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r>C.中共七大召开,全党空前团结<br>D.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br><tbody><br>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br>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br>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br>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AFD041509239C7C34B2FD5A5491EC65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D5C5B78CE5A071C26D1F984F6782862E.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为了共同的利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结成同盟。”下列哪一事件能够证明这一结论<br><tbody><br>A.德意日三国轴心的形成<br>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br>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br>D.欧洲联盟的成立<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AFD041509239C7C34B2FD5A5491EC65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647C5CB96F5E64A06CF2493838C53FCC.png"><br><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br>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真可谓“一图胜千言”。阅读下列图片,完成后面题目。<br>第二组 结构简图<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678EC240FFDE788E3F9BBE0CBA8760F8.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⑵为图三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哪一场战役?图四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什么?<br>第三组 漫画<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26A7EC4A58C01F0430565B4A30C50CD0.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⑶《辛丑条约》的哪一内容最能直接反映图五《扯线木偶》漫画的寓意?图六反映的二战后美苏之间怎样的关系?<br>第四组 历史遗迹<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1C375A01246E5D40528C8A2389E8C735.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⑷写出与图七相关的历史事件。图八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写出其名称。<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br>名人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br>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br>——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br>⑴材料一中罗斯福“明智试验”的背景是什么?“明智实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br>材料二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br>——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br>⑵依据材料二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br>⑶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20世纪四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br>材料三 1943年2月,美国总统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br>⑷这里所说的“转折点”指的是什么?<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4年,新中国的年轮将刻上第六十五圈,一个甲子的岁月既有风风雨雨,也有辉煌灿烂。有的学者曾将六十多年的历史分成两段,“前三十年收获的是民心,后三十年收获的是美元(发展经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br>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分论述和高度评价了“前三十年”对当代中国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具有奠基意义的两件大事: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二是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br>⑴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取得了哪些“收获民心”的重大成就?(举出两例)⑵列举20世纪50年代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的严重挫折。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br>材料二 上世纪80年代初,齐鲁大地开始“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少数群众惋惜地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但是更多的人坚信:“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br>⑶根据材料二指出,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大包干就是好”?<br>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br><tbody><br> <br>1978年<br>1992年<br>2002年<br>2010年<br>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br>3524<br>20370<br>102308<br>421368<br>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br>343.4<br>1826<br>7073<br>28762<br></tbody><br>⑷材料三反映出,1978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这应得益于1978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在经济方面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1992年后,我国经济更是快速发展,这与建立的什么经济体制有关?<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