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日照市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04历史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下图标语中“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愿望得到初步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 )<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9979F9C70DDBE6053F8CA1CF68EDAF76.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九一八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r>C.卢沟桥事变爆发 D.台儿庄战役胜利<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4EF59C4461E28F3B3B09551EB8B9AC3F.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DED3D4A80FCB174E7B772E60B104C40D.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93EBBE49E9AF363D0CA2DBC04F22A883.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tbody><br>A.①②③④<br>B.①④③②<br>C.①③②④<br>D.③②①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7039B1414292C98C4C0586321B67CF3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1028BCF18A6C7FCDD424DF97C87247ED.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tbody><br>下列现象和近代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叙述有知识性错误的是<br><div[ ]<br>A.张某参加由洋务派创立的新式学堂学习外语和军事<br>B.刘某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br>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报名参加了刚刚开始建立的新式军队<br>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E7D3E85673EFE9CB95D8D9689839958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下面的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D9BFD39D7CECB11168311F8BB4FDDEA9.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tbody><br>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r>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br>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r>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8B0030C365994090B8FC9AF4C183A80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B811DBB5469163EB0B8C60F0C1102BEE.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人民群众“依法治国”方阵作为呈现辉煌成就主题的方阵之一经过天安门楼前,说明了<br>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②依法办事成为人们的共识③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④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经非常完美<br><tbody><br>A.①②③<br>B.①②④<br>C.①③④<br>D.②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8B0030C365994090B8FC9AF4C183A80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B8B6007E5AACA888934BE719E64EAD4E.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1985年,我国部分国有企业试行工资改革,办法是企业上缴利润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可相应增长0.3%~0.7%。材料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br><tbody><br>A.实行国有企业政企分开<br>B.要求企业提高职工福利<br>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br>D.实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4750585F259DD00E851B074F53C3DCD0.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有人说:“对于苏联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br>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br>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br>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944E0A8876B06F0E29B14CAE5FAF4431.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tbody><br>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的指出:“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后一个“战争”开始的标志是<br><div[ ]<br>A.萨拉热窝事件<br>B.德国突袭波兰<br>C.中东战争爆发<br>D.杜鲁门主义<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7039B1414292C98C4C0586321B67CF3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说这句话的是前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与这句话有关的历史背景是<br><tbody><br>A.科索沃问题<br>B.海湾战争<br>C.巴以冲突<br>D.古巴革命<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B624654AE714F65C00227AB546B23442.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职业也会不断出现。<br>以下各种职业出现时间,请按照最初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br>A.汽车驾驶员→飞行员→铁路工人→网络工程师<br>B.火车驾驶员→飞行员→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br>C.火车驾驶员→汽车驾驶员→飞行员→网络工程师<br>D.石油工人→飞行员→宇航员→轮船驾驶员<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64DDD180D6E89D9CCE7D00D7A48A4D0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77FDD62CB99DDAB71277A3F9C86CE4E9.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就能看到或买到欧美品牌的服装和食品饮料.欧美日韩品牌的轿车和日韩品牌的文具,这说明<br><tbody><br>A.中国经济呈现本土化发展趋势<br>B.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br>C.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发展趋势<br>D.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E7D3E85673EFE9CB95D8D9689839958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602FDAD052146DD2B948E9629298F5E0.png"><br><br>※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较难<br>(11分)自古以来,中国就注重对外交往,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2/1F0B18F378432D4899CD60D71E4A6039.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1)鉴真东渡发生在哪个朝代?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在古代向中国学习,进行了大化改新。到了近代,日本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进行的改革是什么?此次改革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是什么?(3分)<br>(2)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请写出五四爱国运动中的—个口号。(2分)<br>(3)开国大典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的人物是谁?<br>(5)香港于哪—年回归祖国?这是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构想实现的?(2分)<br>(6)根据上述图片展现的新旧中国外交的不同变化,你有何感想,请谈一谈。(2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ACEABE010C9FF8BE01B514631D42A3E0.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CF938FB828EBE668F7D6C4A68A8CEA67.png"><br><br>※题型:改错题※知识点:改错题※试题难度:中等<br>(15分)古今中外,安定社会.保障民生.和谐发展是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br>材料一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分工),女有归(婚配成家)。 <br>——摘自孔子《礼记·大道之行也》<br>(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孔子的主要思想。(2分)<br>材料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br>—摘自《孙中山全集》<br>(2)从材料二中看出孙中山认为社会革命成功的关键是什么?(1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br>材料三1935年:《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其中劳资代表各占一半;同年颁布了《社会保障法》:“第1节是每州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孤寡老人提供财政资金,……为资助各州实施失业补助法,特批准拨款。”1938年:颁布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长工时,禁止雇佣16岁以下的童工。<br>—摘自《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1939年的美国)》<br>(3)根据材料三判断这是历史上哪一次重要改革?(1分)从材料中归纳出此次改革涉及到的几个主要方面。(3分) <br>材料四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br>—摘自《习近平阐述中国梦: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br>(4)20世纪80年代党和政府体现“学有所教”的重大举措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是由哪几方面为主构成的?(3分)<br>(5)通过上述材料的分析,你对民生问题有何认识?(2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36666BC8C3AB4BEB7758B41F43D4F9CD.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F63D82A529DB48572C398743691971F7.png"><br><br>※题型:改错题※知识点:改错题※试题难度:中等<br>(12分)先进的.进步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请回答:<br>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秦朝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br>(1)材料一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是指的哪件事?“致命的打击”又是指哪一事件?(2分)<br>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br>——陈独秀<br>(2)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指什么?为了实现其主张,陈独秀等掀起了一场什么重大运动?(2分)<br>材料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市民妇女的温柔典雅形象,它精妙的传达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的核心主张。<br>(3)材料三中提及的思想文化运动的核心是什么?(2分)<br>材料四:17—18世纪,崇尚理性的西欧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反对封建的神学。他们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伏尔泰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br>(4)写出材料四中所提到的思想文化运动的名称。(2分)<br>材料五: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知识水平极大提高。社会中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参加劳动,按需分配劳动产品,整个社会公平.公正,是人类社会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br>(5)材料五为人类设想了一个更高.更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这种研究的理论成果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br>(6)依据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2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43660F910590C5A38DBA243112C19BA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4D4128D42CAD317DB366621825D89D97.png"><br><br>※题型:改错题※知识点:改错题※试题难度:较易<br>(12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大国关系是当今世界关系的主角,美,中,日是今天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排前三位的国家.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材料一 仅1865年至1900年,美国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64万多种.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个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br>(1)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原因是什么?(2分)<br>材料二 中美两国今年1月19日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声明,内容包括加强中美关系,促进高层交往,应对地区和全球挑战,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应对气候变化,开展能源和环境合作以及扩展人文交流。<br>(2)中美关系曾经历过敌对到正常化的过程,请举例说明.(2分)<br>材料三 2011年3月13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中国政府提供的首批援助物资14日晚抵达日本东京,并将连夜被运送至日本东北部地震海啸重灾区宫城县。中国国际救援队奔赴遭受严重海啸灾害的岩手县大船渡市,在困难的环境下,连日来全力以赴地开展搜救活动。<br>(3)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曾发动过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日本在上述侵华战争的发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探讨近代中国落伍的主要因素。(1分)“牢记历史”——你准备通过哪些方面获得有关中日关系的历史信息?(1分)<br>材料四 2010年9月7日中午,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正常捕捞作业时遭到日本非法侵犯,日本巡逻船2次撞击中国渔船并非法扣押了所有船员,中国政府立即表示抗议并召见了日本驻华大使,要求日方放人放船。<br>(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1分)请你谈谈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1分)<br>(5)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日青少年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何态度?(1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7/141CAD321054B2B8B058EEBC011E608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2/7/C561381175A4C48E3CB7016F3DF7EB5A.png"><br><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