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猫阅读答案 义猫原文
<p>文言文的不知从何下手最重要的是积累不够,唯有多加练习才能更好的提高,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曾经考过的课外文言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p>义猫</p><p>[清]宣鼎</p><p>有某翁者,救死恤生,利人爱物,人皆仰之。然厄于命,家中落拓。有饥猫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伺之。自此猫不他往,恋恋依翁侧。翁每饭必食以腥,即外出,必嘱家人尽心爱养。</p><p>是年秋涝,粒米无收。翁家乏食,借贷无门,典质<sup>①</sup>已尽。猫更无从得食,嗷嗷于侧。小女子责之曰:“人尚无食,汝欲食耶?汝不念平日养育恩勤,何以报德,而反嗷嗷取憎耶?”猫呦然似诺,一跃登屋去。</p><p>未几,猫衔一物掷翁怀中,视之,妇女旧抹额<sup>②</sup>也,上缀宝珠二十余,光明圆正,值千金。翁惊讶失色,曰:“猫虽通灵,但窃取之物,污我品行,且恐失物之家,冤及婢仆,性命攸关,奈何?”其妻女曰:“翁言虽是,<u>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不择食也</u>。况此物自至,必天神怜翁,假手以济,岂尽狸奴<sup>③</sup>力耶?姑先质资<sup>④</sup>度岁,暗访物主,明告其故而归之,似亦无伤。”翁不得已,姑从之。</p><p>次年遍访,无失物家。乃赎珠而货之,缘是起家。</p><p>(选自《夜雨秋灯录》,有删改)</p><p>[注释]①典质:典当。②抹额:妇女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③狸奴:猫的别称。④质资:这里指抵押宝珠换钱。</p><p>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词。(8分)</p><p>(1)【食】翁每饭必<strong>食</strong>以腥 ______ 设酒杀鸡作<strong>食</strong>(《桃花源记》)______</p><p>(2)【已】借贷无门,典质<strong>已</strong>尽 ______ 然志犹未<strong>已</strong>(《隆中对》) ______</p><p>(3)【故】明告其<strong>故</strong>而归之 ______ 广<strong>故</strong>数言欲亡(《陈涉世家》)______</p><p>(4)【从】翁不得已,姑<strong>从</strong>之 ______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strong>从</strong>(《狼》)______</p><p>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3分)</p><p>但 井 上 之 李 岂 无 主 者 廉 士 尚 且 取 之 所 谓 饥 不 择 食 也</p><p>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p><p>有饥猫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伺之。</p><p> </p><p>4.文中老翁因卖了宝珠而起家。你如何评价老翁卖掉宝珠这一行为?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3分)</p><p> </p><p>【答案】</p><p>1.(1)喂养,给……吃食物(2)已经 停止(3)原因故意(4)听从,顺从跟随,跟从</p><p>评分标准:共8分。每空1分。</p><p>2. 但 井 上 之 李 /岂 无 主 者 /廉 士 尚 且 取 之/ 所 谓 饥 不 择 食 也</p><p>评分标准:共3分。每处1分。</p><p>3.有一只饥饿的猫倒在地上快要死了,老翁看到它心生同情,就去照料这只猫。</p><p>评分标准:共2分。意思相近即可。</p><p>4.【示例1】老翁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宝珠是老翁所收养的猫衔来的报恩之物,而且当初他家生活艰难,他只是暂时将宝珠抵押来换钱度日,后来又遍访失主不得,最后才卖了宝珠。</p><p>【示例2】老翁的做法不妥。因为老翁救助饥猫不是为了得到回报,如果卖了宝珠就玷污了他的品行;猫衔来的宝珠毕竟属于他人,且价值贵重,卖了有可能冤及别人;尽管暂时找不到失主,还可以继续寻找。</p><p>评分标准:共3分。结合文章内容,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仅有自己的观点,但没有结合文章内容,给1分;观点和内容不一致,不给分。意对即可。</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