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自相矛盾》阅读附答案
<p>文言文《自相矛盾》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夸过头,免得喧宾夺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阅读附答案,欢迎大家参考!</p><p>自相矛盾</p><p>楚人有鬻(音yǖ,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p><p>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p><p>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p><p>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p><p>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p><p>3.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p><p>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p><p>参考答案:</p><p>1.C</p><p>2.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p><p>3.示例: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的产品加以比较,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矛的好处,也能比较出自己盾的质量。</p><p>4.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p><p>《韩非子·难一》寓言故事</p><p>译文</p><p>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p><p>注释</p><p>(1)楚人:楚国人。</p><p>自相矛盾图片</p><p>(2)鬻(yù):出售。</p><p>(3)誉之:夸耀(他的)盾。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p><p>(4)吾:我。</p><p>(5)坚:坚硬。</p><p>(6)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p><p>(7)利:锋利。</p><p>(8)无不:没有。</p><p>(9)或:有人。</p><p>(10)以:用。</p><p>(11)弗:不。</p><p>(12)应:回答。</p><p>(13)夫:句首发语词,那</p><p>(14)子:你的</p><p>之①:代词,代指他的盾。</p><p>之②:虚词,起连接作用。</p><p>之③:虚词,起连接作用。</p><p>之④:的。</p><p>之⑤:的。</p><p>之⑥:的。</p><p>之⑦:的。</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