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为何赖着不走阅读附答案
<p>【原文】</p><p>干旱为何“赖”着不走</p><p>自去年以来,云南遭受了严重的旱情威胁。据3月6日云南省防汛抗旱办公室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315.075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0.22%。其中,重旱面积112.3万亩,轻旱面积191.8万亩,干枯面积10.93万亩。90.66万人和19.4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p><p>云南作为一个丰水地区,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旱情?</p><p>近期云南省气象干旱发展迅速,旱情严重,导致农业受灾严重,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持续偏高。干旱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程度重是云南省气象干旱发生发展的主要特点。</p><p>云南干湿季分明,降水量在季节上分配极为不均。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为云南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至20%,冬春季干旱多发。特别是从2023年以来,云南处于夏秋季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的气候背景下,这也为2023年秋季以来干旱的发生提供了干暖的气候背景。</p><p>监测显示,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2月23日,云南省平均降水量为521.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0%,打破了2023年以来同期平均降水量的最少纪录;平均最高气温为23.7℃,比多年同期平均偏高2.0℃,打破了2023年以来同期平均最高气温纪录;2023年7月至12月,云南省平均水汽蒸发量为822.5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多12%;2023年9月1日至今年2月23日,云南省平均降雨日数为31天,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少44%,打破了2023年以来同期降雨日数的最少纪录。</p><p>2023年伊始,猛烈的寒潮、几十年未见的暴雪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与此同时,云南大部地区却依然艳阳高照。</p><p>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频出现,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剧。其中气候变暖造成的天气异变对云南的旱情影响十分突出。尤其是2023年7月1日-2023年1月20日,云南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29%,打破了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同期降水量的最少纪录;全省平均最高气温为24.0℃,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全省平均降雨日数65.9天,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少纪录。根据云南省气象台的“气象综合干旱监测预警及影响评估”系统的监测,截至2023年1月21日,云南省除2个站无旱情外,其余123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其中全省91%的站点出现重旱;73%的站点达到了特别干旱等级。</p><p>根据云南省气候中心对2023年年度气候的初步预测,虽然去年冬气温较常年偏高,但影响云南冬季的阶段性冷空气依然活跃,在偏暖状态下一遇冷空气影响,极易出现严重低温及重霜冻,对农业造成较大伤害和损失。因此气象部门提醒近期云南各地及各有关部门在做好抗旱的同时,还应做好小春作物的防寒防冻工作。</p><p>云南是多种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高原季风)环流影响的过渡交叉地带,是我国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季风气候形成了云南干旱灾害发生的必然性,不稳定的季风活动又造成了云南干旱灾害发生的随机性。</p><p>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云南干旱出现频率更加频繁,严重程度有所加剧。云南省气象局科研人员利用云南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云南气候变化特征及强降水极端天气和高温干旱事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结论表明:云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出现增暖现象,以90年代后期增温最明显。2023年以来出现13年暖冬,大部分地区冬春季降霜日数减少,全省降雨日数逐渐减少,高温干旱事件频率增加,尤其进入21世纪以后,高温干旱事件由2-3年一遇变为1-2年一遇。而这次干旱,又有客观的异常。</p><p>原本,每年的5月至10月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雨季。然而,自去年秋季以来,中国西南地区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明显偏少。其中,云南省尤为明显。</p><p>此外,西南地区冬季降雨主要受孟加拉湾风暴的影响。而去年冬季孟加拉湾风暴活动较少也是造成云南、西藏等地干旱的主要原因。</p><p>当突如其来的地震袭击已承受干旱之灾多时的楚雄时,干旱是否引起地震的讨论,在汶川地震之后,再一次引起关注。</p><p>中国地震专家耿庆国对“旱震关系”研究多年,他认为,在大地震的孕育过程中会有气象效应存在,如震前一至三年半往往是旱期,如果一年内震,那是小震,如果两三年内震,就极有可能是大震。</p><p>但此理论在学术界争议依然很大,此前,云南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谷一山面对疑问也解释:“多年来气象专家一直在研究干旱、水涝等气象和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但到目前为止也未获得明确的关系。”</p><p>【问题】</p><p>15.造成云南气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分点概括。(3分)</p><p>16.结合上下文,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4分)</p><p>①与此同时,云南大部地区却依然艳阳高照。</p><p>②但此理论在学术界争议依然很大。</p><p>17.文章第(1)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p><p>18.下列说法都是错误的,请根据文义指出其错误所在。(4分)</p><p>①今后一段时间,云南干旱出现频率将更加频繁,严重程度将有所加剧,其原因是汶川地震。</p><p>②高原气候形成了云南干旱灾害发生的必然性,不稳定的动南风活动又造成了云南干旱灾害发生的随机性。</p><p>【参考答案】</p><p>15.(3分)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雨季提早结束(答三点得满分)</p><p>16.(4分)</p><p>①指2023年伊始,寒潮、暴雪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p><p>②指中国地震专家耿庆国研究多年的“旱震关系”理论。(各2分)</p><p>17.(3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云南干旱相当严重,损失之大。(说明方法1分,好处2分。有欠缺酌扣)</p><p>18.(4分)(判断1分,理由1分。)</p><p>①说法不正确。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p><p>②说法不正确。季风气候形成了云南干旱灾害发生的必然性,不稳定的季风活动又造成了云南干旱灾害发生的随机性。</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