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陈与义 阅读试题阅读附答案[北京2023年高考语文卷]
<p>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陈与义 阅读试题阅读附答案[北京2023年高考语文卷]</p><p>1,阅读下面两首诗</p><p>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p><p>陈与义</p><p>其一</p><p>巧画无盐【2】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p><p>从教【3】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p><p>其四</p><p>含章【4】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p><p>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5】。</p><p>注释:【1】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2】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3】从教:任凭。【4】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5】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p><p>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p><p>A.第一首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无盐也无法变丑为美,墨梅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p><p>B.第二首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p><p>C.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对比鲜明</p><p>D.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p><p>14.题画诗往往包含画外音。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p><p>A.第一首反映了诗人爱好清姝、不喜浓艳的审美追求。</p><p>B.第一首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p><p>C.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p><p>D.第二首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p><p>15.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p><p>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p><p>2,参考答案</p><p>13.C 14.A</p><p>15.答案要点:</p><p>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p><p>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p><p>不同:①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妹气质。②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