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东玉少卿后池群雁》阅读附答案
<p>和东玉少卿后池群雁</p><p>陈襄</p><p>生意淹留白水塘,樊笼多事岂吾乡。</p><p>江湖已失秋南望,岁月犹欣塞北凉。</p><p>白日稻梁应饱足,青云岐路莫思量。</p><p>主人怜尔能鸣久,肯放逍遥物外翔。</p><p>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p><p>A、首联写作者因滞留他乡而引发“岂吾乡”的感慨,从而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p><p>B、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之句相似,诗中“樊笼”比喻因遭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p><p>C、“江湖”与“岁月”相对,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描写了群雁原来自由的迁徙生活。</p><p>D、颈联表层意思是告诫“群雁”应知足于眼前“稻梁”丰足的生活,不要总想着“歧路”。</p><p>E、尾联写主人一直以来喜爱群雁的呼叫声,所以肯定会放它们逍遥物外,自由翱翔。</p><p>2、这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p><p>参考答案</p><p>1.A(3分)E(2分)</p><p>2、这首诗,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厌恶官场向往自由的思想情感。首联,诗人把群雁“淹留”的白水塘比作樊笼,使群雁失去生机,借此表达对官场的厌恶之情。颔联写群雁对曾经的自由生活的回忆,诗人借此表达对目前处境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颈联似乎是告诫群雁应该知足于眼前丰足的生活,不要总想着脱离樊笼,但实际上暗含着诗人身在官场的不甘。尾联诗人借群雁的主人因喜爱群雁而不愿意还它们以自由,表达自己向往自由而不得的落寞之情。(手法1分,总的思想情感1分,分联表述各1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