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林人》的阅读附答案
<p>“八仙桌子”自然保护区是天津市的最高点。每个登上保护区顶峰的人,都会对那里的守林人肃然起敬。</p><p>经过3个多小时的攀登,时近黄昏,我们终于登上了海拔1千多米的顶峰。山顶上有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石头房子,这就是守林人邓福春和李世春办公、休息的地方。通过谈话,我们理解到自然保护区的资源非常丰富。3万多亩林子简直就是林海,()有松树、果树,()特别适合次生阔叶树生长。这里还有200多种可以入药的植物。森林中有许多野生动物,()跑着狍子、狐狸、豹,()有几十中鸟在鸣叫。</p><p>谈了一会儿,突然雷声滚滚,闪电霍霍,风雨大作。“场部,场部,山上有暴雨雷电!”李世春抄起报话机叫道。“密切注意山林情况!”场部命令。话音未落又是一道闪电,一声闷雷,仿佛要劈开他们所在的这座山峰。放下话机,老少二人走出小屋,仔细地观察着山林,他们的身影在雷雨中晃动……</p><p>山美,森林美,看林人——普通农民,成年累月辛勤守卫着大山,正是由于他们的奉献,山里的一切才显得更美丽。这样的守林人怎能不使人肃然起敬呢?</p><p>阅读题:</p><p>1、在()中填上恰当的词。</p><p>2、“肃然起敬”的“然”解释为__________,整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p><p>3、作者对守林人肃然起敬的原因是</p><p>4、在第3自然段中用“~~”线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p><p>5、概括第3自然段段意。</p><p>6、在文中用横线划出点明中心的句子,用“ΔΔ”划出中心句中的中心词。</p><p>7、文章最后是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好不好?为什么?</p><p>8、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很普通的守林人</p><p>参考答案:</p><p>1、不仅,还,地上,树上</p><p>2、的样子;对守林人产生恭敬,钦佩的态度和心情</p><p>3、成年累月辛勤守卫着大山</p><p>4、仿佛要劈开他们所在的那座山峰</p><p>5、守林人冒着狂风暴雨观察着山林</p><p>6、“山美,森林美,看林人??普通农民……才显得更美丽”。奉献</p><p>7、不好,反问句表示肯定,语气更强烈</p><p>8、虽然是一个普通人,但他们具有奉献精神,是值得赞扬的</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