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阅读附答案
<p>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p><p>予为童子时,则知有吴纯甫先生。长而登先生之门,悦而忘其归也。盖世之所谓慷慨魁磊之士,吾必日先生焉。先生精于学,邃于文,熟于事。少时,为县大夫郡邑长者所推重。当道者往往叹息,期以大用,指日以望。既而摧抑顿挫者几三十年。</p><p>先生自负瑰玮,不见施设,独喜为人言之。人无贤愚,见者倾倒。自少年学子稍知向方者,必引而进之。士之有志者,亦皆归先生。每从嘉林修竹间,纡衿方履,笑咏相随,殆无虚日。时有质辨,剖析毫发,议论蜂起,群疑豁如,云披雨霁,天清日明。其于天下之利害,生民之得失,常有隐忧于其间。天子中兴,慨然有志于三代之治。诏书数下,所以修明千百年之废典者不一事,悉先生之所尝言者。故与先生游者,皆去为显官。先生独为诸生,揖让进退自若也。</p><p>嘉靖辛卯,先生始发解,于是将上礼部。皆喜先生之遇,而又惜其晚也。然君子之论不施于早晚之间,而施于遇不遇之际。不以徒遇之为喜,而以得所遇之为乐。</p><p>予惟国家以科目收天下之士,名臣将相,接踵而兴。豪杰之士,莫不自见于其间。而比年以来,士风渐以不振。其始羸然一书生耳,才释褐而百物之资可立具,此何从而得之哉?亦独不念朝廷取之者何如,用之者何如,爵禄宠锡之者何如也!世之所倚重者尽赖此辈,而如是弥望,君子盖以为世道无穷之虑焉。</p><p>初,先生与余论天下事,予未尝不竦然,又默然有感也。以为在位者皆以此为心,则天下可以无事,然而先生不遇也。今先生遇矣,以其向所言者而从事焉,则犹饥渴而饮食之也。夫趋俗之士师师,持正之士谔谔。夫谔谔非幸也然天下之事彼不为而此为之倡者一人随</p><p>者十人则固当有声气之同者。若是而相与持天下之势,君子又以为世道无穷之幸焉。故予谓先生不谓之晚,而如先生乃可谓之真遇也。若彼碌碌者徒,虽襁褓而朱紫,日唯诺于殿廷,吾不谓之遇也。因书以为别。</p><p>(取材于归有光的同名文章)</p><p>【注释】本文写于吴纯甫44岁即将赴京参加会试之时。文中的“发解”指考中乡试第一名,“将上礼部”指即将赴京会试。施设:施展才能的机会。褐:粗布衣衫。锡:同“赐”。师师:庄严恭敬的样子。下文的“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朱紫: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借代高官显爵。</p><p>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p><p>A.邃于文 邃:精深</p><p>B.自少年学子稍知向方者 向方:遵循正道</p><p>C.群疑豁如 豁如:晓悟,明白</p><p>D.而比年以来 比:等到</p><p>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p><p>A.悦而忘其归也 B.当道者往往叹息</p><p>而又惜其晚也 故与先生游者</p><p>C.士之有志者 D.士风渐以不振</p><p>用之者何如 因书以为别</p><p>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p><p>A.既而摧抑顿挫者几三十年 之后遭遇失意与得意的情况将近三十年</p><p>B.所以修明千百年之废典者不一事 用来修正阐明千百年来废置的礼法制度的不止一例</p><p>C.然君子之论不施于早晚之间 然而评判君子不以考中科举的早晚为标准</p><p>D.以其向所言者而从事焉 按照他先前所说的那样去做</p><p>1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p><p>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p><p>A.吴纯甫年少时就深受当地府县中有地位、有威望之人的推崇。</p><p>B.作者认为君子不应只以考中科举为喜,更当以报效国家为乐。</p><p>C.文章批评有些读书人在做官之后仍然不明白朝廷的用人标准。</p><p>D.吴纯甫关于天下事的见解,常常令作者震惊,并且深有感触。</p><p>14.按照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p><p>根据第二段,请用三个熟语(包括成语),从不同角度概括吴纯甫的形象特点。(3分)</p><p>作者认为,吴纯甫在44岁时参加会试不算晚,是“真遇”。请根据最后一段,回答作者这样说的理由。(5分)</p><p>答案:</p><p>9.(3分)D 10.(3分)B 11.(3分)A</p><p>12.(3分)</p><p>夫谔谔//非幸也/然天下之事/彼不为//而此为之/倡者一人/随者十人/则固当有声气之同者</p><p>【评分标准】“/”为必断,“//”为可断可不断。断对两处得1分,断对四处得2分,全部断对得3分。</p><p>13.(3分)C</p><p>14.(8分)</p><p>(3分)答案示例:</p><p>博学多才/奖掖后进/忧国忧民/高瞻远瞩/泰然自若/风神潇洒……</p><p>【评分标准】从不同角度作答,写对一个得1分。</p><p>(5分)参考答案:</p><p>先生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1分);践行以前的想法,会对国家大有裨益(2分);先生能以一人之力引领更多同道之人扭转士风颓靡的局面,共同保持天下的好形势(2分)。</p><p>【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其它答案视合理程度给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