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两则阅读附答案
<p>阅读《资治通鉴》两则</p><p>7.</p><p>《资治通鉴》两则</p><p>江左夷吾</p><p>周①奔琅琊王睿,睿以为军谘祭酒。前骑都尉谯国桓彝亦避乱过江②,见睿微弱,谓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既而见王导,共论世事,退,谓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p><p>新亭对泣</p><p>诸名士相与登新亭③游宴,周一中坐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因相视流涕。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④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邪!”众皆收泪谢之。</p><p>【注释】①周:两晋时大臣、名士,下文的琅琊王睿指司马睿,东晋元帝。恒彝是谯国人,曾任骑都尉,两晋大臣。王导,元帝即位后任丞相。</p><p>②避乱过江:西晋灭亡,王室渡江流亡江左(今南京一带)。</p><p>③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p><p>④戮:通“勠”,并力,勉力。</p><p>(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p><p>①见睿微弱,谓曰对…说</p><p>②因相视流涕眼泪</p><p>③王导愀然变色曰脸色</p><p>④众皆收泪谢之道歉</p><p>(2)选出与“众皆收泪谢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D</p><p>A.其邻人之父亦云(《智子疑邻》)</p><p>B.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p><p>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p><p>D.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p><p>(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句子的意思。</p><p>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p><p>(4)给文中划横线部分断句。(用断三处)</p><p>我 以 中 州 多 故 来 此 求 全 而 单 弱 如 此 将 和 以 济 !</p><p>(5)王导是个怎样的人?结合两则短文,简要分析。</p><p>(6)结合资治通鉴两则的相关内容,阅读陆游的《迫感往事》.联系全诗,品析划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p><p>迫感往事①</p><p>宋 陆游</p><p>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②。</p><p>不忘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p><p>【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嘉泰元年,诗人当时七十多岁。②秦:指秦桧,主张议和投降。</p><p>【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p><p>【分析】译文:</p><p>[ 江左夷吾]周投奔琅邪王司马睿,司马睿任用周为军咨祭酒.前骑都尉谯国人桓彝也避乱渡过长江,见司马睿势力微弱,对周说:“我因为中州地区多变故,来到这儿求安,结果这里如此势单力薄,将靠什么来成就大业?”不久又见到王导,与王导一起议论天下大事,退出去后,又对周说:“刚才如同见到了管仲,不再有忧虑了.”</p><p>[新亭对泣] 名士们一起登上新亭游玩宴乐,周坐在中间感叹说:“风景没有大差别,只是举目望去有长江黄河的区别.”大家听了相对流泪.王导脸色立刻变了,说:“应当齐心协力报效朝廷,收复神州沦陷的土地,怎么能像只知悲痛而不思进取的楚囚那样相对流泪呢?”于是大家都擦泪向王导道歉.</p><p>【解答】(1)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p><p>①句意为:见司马睿势力微弱,对周说.谓:对…说.</p><p>②句意为:大家听了相对流泪.涕:眼泪.</p><p>③句意为:王导脸色立刻变了.色:脸色.</p><p>④句意为:于是大家都擦泪向王导道歉.谢:道歉.</p><p>(2)此题考查学生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此题的时候,要熟练掌握“之”的常用意义和用法.例句中的“之”,代词他.</p><p>A项,之,结构助词,的.</p><p>B项,之,连接主谓.</p><p>C项,之,动词,到,到达.</p><p>D项,之,代词,他.</p><p>答案:D</p><p>(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有:殊:差别.句意为:风景没有大差别,只是举目望去有长江黄河的区别.</p><p>(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指在说话或朗读时,在语句前后以及中间所作的间歇,其作用在于使句子结构层次分明,也为了充分表达感情,朗读停顿一般是以意思为单位的.句意为:我因为中州地区多变故,来到这儿求安,结果这里如此势单力薄,将靠什么来成就大业?故本句断句为:“我 以 中 州 多 故 来 此 求 全 / 而 单 弱 如 此 /将 和 以 济 !”</p><p>(5)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桓彝见王导谓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侧面表现了王导的才华、声望.王导在众人情绪低落,前途一片渺茫之时,能够鼓励士气,齐心协力,表现了王丞相巨大的感染力和高瞻远瞩的气魄.</p><p>(6))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这首诗像是一篇时事评论,陆游在诗中揭穿了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卖国的庐山真面目,不仅抨击秦桧的当权误国,也痛斥了整个昏庸的南宋统治集团.“不忘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这两句用了“江左夷吾”和“新亭对泣”的故事,感叹当时国家危急,官员却只懂得明哲保身,不要说会出现治国的能臣,连为国悲伤哭泣的人都没人,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无奈、愤慨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之情.</p><p>答案:</p><p>(1)①谓:对…说②涕:眼泪③色:脸色④谢:道歉</p><p>(2)D</p><p>(3)风景没有大差别,只是举目望去有长江黄河的区别.</p><p>(4)我 以 中 州 多 故 来 此 求 全 / 而 单 弱 如 此 /将 和 以 济 !</p><p>(5)表现了王导巨大的感染力和高瞻远瞩的气魄.</p><p>(6)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无奈、愤慨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之情</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