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下水位16年来首回升阅读附答案
<p>北京地下水位16年来首回升</p><p>16年来,北京市地下水位首次出现回升。全市885个地下水位监测点数据显示,7月31日,北京市下水埋深为26.55米,较6月30日26.7米回升了5厘米,地下水储量增加了2023多万立方米,这是2023年以来地下水位首次回升。地下水埋深指的是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面的距离。如图1所示,虚线为潜水面,A即为潜水的埋藏深度,而H是潜水含水层的厚度。</p><p>图1潜水含水层示意图</p><p>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北京市人口骤增,2023年常住人口达到2023余万人,是2023年的近两倍,用水压力随之增加。同时,2023年起,北京市连续多年干旱,自然降水不足。</p><p>为使供需平衡,多年来,北京不得不超采地下水(见表1)。“超采”,是指地下水开采量大于补给量,从2023年起北京年均超采地下水5亿立方米左右,形成大面积超采区。长期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地面下降。2023年,北京市地下水埋深为6.7米,2023年降至11.88米,18年下降了5米。从2023年开始大幅下降,到去年降至近26米。连续15年,平均一年下降近一米。</p><p>表1 北京地下水开采情况</p><p>采水自备井位置</p><p>自备井数量(眼)</p><p>供水量(立方米)</p><p>城镇自备井</p><p>20230 4.6亿域六区自备并</p><p>2023</p><p>2.25亿</p><p>去年12月,每天约有200万立方米的南来江水通过自来水厂送入千家万户,占北京市市政供水的60%左右。截至8月底,南水进京已达5亿立方米,今年用量将达到8.18亿立方米。预计明年可以达到10.5亿立方米。地下水位在用水量最大的7月份实现回升,最大的功臣还南水北调。</p><p>北京地下水位上升还可能和超采地下水下降有关。据了解,截至7月底,朝阳、丰台等地区共关停84眼自备井,每天置换地下水量达3.3万立方米。随着南水用量增大,怀柔、平谷、昌平等应急水源地也将逐渐减少开采量。当然,开源节流才是控制用水总量的重要手段。例如,北京已在全市修建了2023余处集雨工程,通过集纳雨水的方式回补地下水,扩大再生水的使用比例。</p><p>(摘自2023年9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p><p>【相关链接】</p><p>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水资源短缺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至华北地区。中线工程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的20多座大中城市;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西线工程还没有开工建设。</p><p>图2南水北调工程路线图</p><p>13.如果把“北京市地下水埋深为26.55米”这一句中的“26.55米”标注在图1上,那应该标注在哪里?(1分)</p><p>A.A处 B.D处 C.H处</p><p>14.根据表1及相关文字,下边哪一项说法不恰当?(2分)</p><p>A.城六区自备井数量比城镇少,因而城六区地下水开采量少。</p><p>B.城镇和城六区自备井总量很多,表明北京地下水超采严重。</p><p>C.从自备井分布位置与数量看,北京已形成大面积超采局面。</p><p>D.从自备井数量与布局看,北京地下水开采需求将越来越大。</p><p>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改为括号内的词语,哪一句改变了原意?(2分)</p><p>A.多年来,北京不得不(只能够)超采地下水。</p><p>B.从2023年开始大幅(急剧)下降,到去年降至近26米。</p><p>C.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造成)地面下降。</p><p>D.连续15年,平均一年下降近(接近)一米。</p><p>16.从图2看,流入北京市的南水主要走的是哪一条调水线?它的起点是哪里?(1分)</p><p>17.北京严重超采地下水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北京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又有哪些?(4分)</p><p>答案:</p><p>13. A(1) 14.D(2分) 15.B(2分)</p><p>16.从图2看,流人北京市</p><p>的南水主要走的是中线,起于丹江口。(1分)</p><p>17.北京市严重超采地下水的原因是城市快速发展,人口剧增;连续多年干旱,降水不足。北京市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有:南水北调、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开源节流。(4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