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阅读附答案
<p>【原文】:</p><p>晓出①净慈寺②送林子方③</p><p>【宋】 杨万里</p><p>毕竟④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⑤同。</p><p>接天莲叶无穷碧⑥,映日荷花别样⑦红。</p><p>【注释】</p><p>①晓出:太阳刚升起。②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④毕竟:到底。⑤四时:春夏秋冬四季。⑥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⑦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p><p>【翻译】</p><p>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p><p>【赏析】</p><p>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它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相反,更加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奇绝和构思的巧妙。</p><p>【阅读训练】</p><p>(1)首句似以“突兀”的语气开头,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____的语气中感受到了。</p><p>(2)三、四两句诗人用一“____”和“____”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莲叶无边,既写出了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_____”与“____”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碧 红 映日 荷花)</p><p>(3)诗人先写____,再叙_____,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得效果,让人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全诗明白晓畅。 (感受 实景)</p><p><strong>参考答案:</strong></p><p>(1)赞叹</p><p>(2)碧 红 映日 荷花</p><p>(3)感受 实景</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