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阅读附答案
<p>读书</p><p>[俄]拉夫·索科洛夫斯基</p><p>梅勒洛夫被判入狱四年,惩罚措施有两种可能:去医院当护士,或者再接受一次文化教育。梅勒洛夫可不想每天去医院给病人倒尿桶,所以就选择了后者。</p><p>梅勒洛夫的任务是要大声朗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四卷《战争与和平》,而且还要把每天的内容向监狱官转述一遍,这大出梅勒洛夫的意料,但他已无路可退。</p><p>刚读第一页时,就有几个词把梅勒洛夫难住了,他怎么看也看不懂。</p><p>“读啊!”监狱官吩咐说,“你,不是文盲吧?”</p><p>“我中学毕业,还有毕业证书呢!”梅勒洛夫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p><p>“那就大声读吧。”</p><p>“可这几个词不是俄语。”</p><p>“是法语。”监狱官说,“从前俄罗斯的贵族子弟法语说得跟俄语一样好。”</p><p>“可我不是贵族。”</p><p>“可你的卷宗上写着你会三种语言:英语、德语和法语。”</p><p>“我的学位证是从市场上买来的。”</p><p>“原来如此!如果我把这事告诉监狱长,他还会再给你加两本。”</p><p>“监狱官先生,求求您了,您就别再为难我了。等我出去后,送您一辆‘奔驰’车。”</p><p>“算了吧,我才不稀罕你的‘奔驰’呢。你看见没有?这儿有一个小星号,这个地方是脚注,有这几个词的俄语译文。”</p><p>梅勒洛夫很勉强地总算把第一页读下来了。</p><p>“可以问一个问题吗?”休息的时候,梅勒洛夫对监狱官说。</p><p>“可以,你说吧。”</p><p>“为什么大家都叫您博士?这是您的外号还是您真的是博士?”</p><p>“我真的是博士。”</p><p>“那您怎么在这儿工作?”</p><p>“我是文学博士,注定得跟书打交道。可现在外面那些自由的人,谁还读书啊?只有监狱里还有被判读书的人。”</p><p>(1)简述本文叙述人称的好处。(2分)</p><p>答:</p><p><strong>答案:</strong>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可以深入主人公的内心;同时便于介绍事件全貌。</p><p>(2)结合小说主题和当前社会现实,谈谈你的感想。(150字左右)(4分)</p><p>答:</p><p><strong>答案:</strong>这篇小说讽刺了俄国人普遍不读书的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自由人是不会读书的,只有监狱里还有被判读书的人。只有在监狱里强制,人们才会读书。读书竟然沦落为一种惩罚犯人的手段,可见人们是多么厌恶读书。文学博士在监狱外没有用武之地,只有监狱里因为有被判读书的人,还能派上一点用场,这是多么悲哀啊!由于人们普遍不读书,所以学位造假,中学毕业竟连读一页书都勉为其难,文学素质低下。其实,不读书,不读经典名著只读快餐书,不深层次阅读,学术造假等现象在我国也很普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个社会问题,从自我做起,做一个爱读书、深入阅读的人。</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