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20:57:46

《黄昏》阅读附答案

<p> 黄昏</p><p>谢冰莹</p><p>最难过的是黄昏,最有诗意的也是黄昏。</p><p>每天吃了晚饭后,我都要和特到妙高峰或者铁道上散步。</p><p>沿着斜斜的马路走上去,就到了一中后面的小亭。我们是从来不在亭子里休息的,迎着将要消逝的残阳,漫步地欣赏着快要来到的迷茫晚景。</p><p>几乎每次都是这样,先走到老龙潭,看着被晚风吹皱的湖水,有时也比赛投几颗石 子,看谁比谁投得远,还要看着一个个倒映在水里的人影,一群群的肥鸭,一缕缕的炊烟然后,慢慢的走回来。</p><p>由妙高峰到小亭的这一段路,特别美丽,两旁的槐树像仙女似的临风飘舞,雪白的花,衬在翠绿的树叶下更显得清秀、纯洁。芬芳的香气从微风里送来,令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舒服和愉快。</p><p>更有趣的,是当我们在槐树中间穿过时,好像另走进了 一个草木青青的仙境,真正的桃 花源。有时我故意走在后面,望着特的影子在林荫底下移动着,正像看一幕天然的电影。</p><p>特,美极了,我真爱这些槐花,慢慢地走吧。</p><p>每回走到这儿,我总要徘徊很久才去。</p><p>回到小亭上来,游人都散了,有时也有一两个工人模样的男人坐在里边打盹。对着 迷茫的晚景,我们静静地欣赏着。</p><p>天,是灰色的,由烟囱中冒出来的烟也由黑色变成了灰色;远远地望去,灰色的湘 江,灰色的麓山,灰色的长沙城,呵,整个的宇宙都灰色化了,只有闪烁在灰色中间的电 灯在点缀着黄昏时的光明,在暗示着未来社会的灿烂。</p><p>是一个暖融融的春天的黄昏,我们沿着铁道一直走到了猴子石。</p><p>路是这般遥远,望过去似乎就在半里以内,而走起来时经过了不知道多少的草棚茅 舍,还没有到达目的地。</p><p>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大地又被 灰色吞噬着,我们没有顾到天黑,只是大踏步地向 前走着。</p><p>一路上寂静得可怕,除了我俩而外,简直看不见一个行人。</p><p>慢点走吧,特,无论如何我们要走到 猴子石的,即使回来是半夜了,也没有关系。</p><p>慢慢地走,不要辜负了眼前的美景。</p><p>特拉住了我,眼睛在望着天边一颗星。</p><p>你看,星子都出来了,还不赶快走,太晚了,走路不方便。</p><p>怕什么?有我在这里,什么都用不着怕。</p><p>我嗤的一声笑了,他又继续着说。</p><p>你为什么不是个男孩子啊!否则,我们走倦了就睡在铁道旁边,或者跑到对面的 小山上去,青草做我们的床,白云做我们的被,还有悬在天空中的不灭的灯光,夜莺的音 乐,多么幸福啊!偏偏你是女人,到什么地方去都有顾虑。</p><p>真的,为什么我不是个男人呢?我细细地咀嚼他这句话的意义。如果我不是女 人,我的胆量一定更大,也许像母亲说的,我早巳上天了。</p><p>到了目的地,我们快活得大叫起来,回头望望被笼罩在黑暗中的长沙城,像一座寂 静的古堡,田垄间的蛙声阁阁,更显得乡村里的寂静凄清。</p><p>在大自然的音乐声中,两个紧靠着走的人影踏上了他们的归程。</p><p>2023年5月8日</p><p>【注】谢冰莹,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湖南新化人。当时她因被国民党通缉而从 福建厦门避居于长沙附近妙高峰的青山祠里,专心致志从事写作。</p><p>16.如何理解下面两句的含义?(4分)</p><p>(1)最难过的是黄昏,最有诗意的也是黄昏。(2分)</p><p>(2)为什么我不是个男人呢?(2分)</p><p>17.文章画波浪线的段落在禅写自然景物上有何特点,试简要分析。(6分)</p><p>18.请概括文章的主题。(6分)</p><p>19.对于作者的文章,有人如是说:谢冰莹的散文没有一处是矫揉造作咬文嚼字的,也没有一处是吮笔濡墨刻意经营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就好像树叶长在树枝上一样;一切都是那样朴素,你很难找到特别绚烂的词句;一切都是那么坦荡,清澈可爱,一览无遗。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6分)</p><p><strong>参考答案:</strong></p><p>16.(1)①作者因被国民贲通缉而僻居千妙高峰的青山祠,只能存黄昏时 和朋友出去散散步,且黄昏的乡村充满着寂寞与凄清,所以最是难过; ②黄昏的大自然景色秀丽毕人, 身处其中,令人流连忘返,所以最有诗意。(每点1分)</p><p>(2)①如果我是个男人,我们走倦了就睡在铁道旁边,或者跑到对面的 小山上去睡觉而没有顾虑;②如果我是个男人,我的胆量会更大,不会避居此地,而到外面闯世界去了。(每点1分)</p><p>17.①描写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表现手法。②文章将槐树比作仙女,将槐花比作雪花,写出了槐树的纯洁与美丽;把树叶的飘动比拟成仙女的舞蹈,把香气从风中传来比拟成风送芬芳,陚予树叶和微风人格化的特点,体现了动态之美。③个性化的描写写與了黄昏自然景色之美,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每点2分,共6分)</p><p>18.文章通过作者和朋友黄昏时散步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2分)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作者避居妙高峰的孤寂和希望像男孩子一样闯度界的愿望。(4分)</p><p>19.①叙述朴素、清晰。作者泣昏时和朋友从妙岛的到小亭散步,观秀丽迷人的景象,然后沿长铁路一直走到猴子石。到了目的地,回头望被笼罩在黑暗中的长沙城,再踏上归程。叙述条理清晰,毫不枝蔓。</p><p>②描写自然、生动。作者通过敗昏敗步时的所见所闻,运用常见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出了作者在视觉和嗅觉上的独特感受,生动形象,而黄昏秀丽迷人的景色自然也体现出来。</p><p>③感情真切、自然流露。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避居于妙高峰,寂寞凄 淸难耐;黄昏的自然如此关丽,不能不使作者感到说不出的舒服和愉 快;而对于晚上蕊宿于山上想法的否定则自然流露出作者对自己身为女孩而不能上天的遗憾。</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昏》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