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人教版2023年优质三篇
<p>学习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中面积这一部分知识。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通过让学生去摸去感知总结归纳出面积的意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strong>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strong>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与收藏。</p><h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1</h3><p>教学目标:</p><p>1、通过操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实际大小,掌握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p><p>2、培养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p><p>3、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p><p>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面积单位。</p><p>教学难点:对面积意义的理解。</p><p>教学过程:</p><p>一、认识面积</p><p>1、谈话导入</p><p>2、认识表面有大小</p><p>请同学们摸一摸书本的封面和课桌的桌面,哪个面大?</p><p>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p><p>3、认识平面图形有大小。</p><p>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p><p>围成的平面图形也有大小。</p><p>4、认识面积</p><p>将上述两方面结合: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有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板书)</p><p>5、区别面积与周长</p><p>同学们擦窗子,擦的部分的大小是窗子的什么?同学们早锻炼在操场上跑步,跑一圈有长度又是指操场的什么?</p><p>二、比较面积的大小</p><p>我们懂得了什么是面积,那么怎么样比较他们的的大小呢?</p><p>1、重叠比较</p><p>请一学生演示用重叠法比较学具</p><p>2、利用小方块比较</p><p>重叠难以比较可以利用小方块比较(电脑演示)</p><p>变换投影(方格大小不一样)</p><p>指出:他们的比较标准不一样,要统一标准,这就是面积单位(板书)</p><p>三、认识面积单位</p><p>1、面积单位有哪些呢?</p><p>同学们在说家的面积时也经用到了“平方”,就是面积单位平方米的简称。(板书)</p><p>猜一猜还有哪些面积单位?(同桌互相说说)</p><p>2、具体认识面积单位</p><p>(1)认识1平方厘米</p><p>让学生量边长,并举例</p><p>用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实际测量指定图形大小。</p><p>(2)认识1平方分米</p><p>用1 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去量课桌面积,大家觉得怎样?</p><p>学生量1平方分米的边长,并举例</p><p>用1平方分米实际测量物体大小</p><p>(3)认识1平方米</p><p>猜一猜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p><p>如果测量教室面积,三种面积单位你选取哪一种?为什么?</p><p>举出生活中1平方米大小的物体</p><p>3、强化表象</p><p>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有多少,并用手比划一下大小。</p><p>四、巩固练习</p><p>1、填空</p><p>2、看图说面积</p><p>3、动手操作</p><p>拼一个面积8平方厘米的图形</p><p>五、课堂</p><h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2</h3><p>教学目标</p><p>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p><p>2.培养学生用面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能力.</p><p>3.培养学生分析、类比、抽象、概括、推理能力.</p><p>教学重点</p><p>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p><p>教学难点</p><p>面积与周长、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与区别.</p><p>教学过程</p><p>一、复习准备.</p><p>同学们,刘燕最近特别高兴,因为爸爸给她买了一张漂亮的书桌,她可喜欢了.为了使书桌更整洁美观,刘燕想在书桌上铺一块桌布,那买桌布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呢?这个问题等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后就知道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课题)</p><p>二、学习新课.</p><p>1.教学面积的意义.</p><p>师:我们周围许多物体都有面,请你们摸一摸自己的课桌面,数学课本的封面,铅笔盒盖的面.老师再请一个同学来摸一摸黑板的面.</p><p>说明,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表面)</p><p>引导学生比一比:黑板面与桌面,哪个大,哪个小?数学课本的封面与铅笔盒盖的面,哪个大,哪个小?</p><p>师:通过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p><p>说明: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p><p>师:我们把这些图形画在纸上,就成了平面图形.</p><p>观察:图(1)与图(2)比较,图(3)与图(4)比较,图(5)与图(6)比较,哪个大?哪个小?</p><p>可以比较明显看出图(1)>图(2),图(5)<图(6),图(3)与图(4),请同学把图(3)与图(4)重叠,可以看出两个图形完全重合,所以图(3)=图(4).</p><p>说明: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p><p>师:谁能归纳、总结一下什么叫做面积?</p><p>生: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老师板书)</p><p>2.教学面积单位.</p><p>投影出示两个同样大小的平面图形.</p><p>数一数每个图形的方格数.(投影覆盖片)</p><p>师:说一说为什么同样大小的两个图形,方格数却不一样呢?(方格的大小不同)</p><p>说明:要测量和计算面积,必须有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p><p>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p><p>请同学看书92页下面两行.</p><p>(1)平方厘米.</p><p>师:拿出自己准备的最小的正方形,用直尺量一量它的边长,(1厘米)它的面积是 1平方厘米.</p><p>用自己准备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书上的1平方厘米上面比较一下是不是一样大.</p><p>用自己准备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在书上长方形里摆放,正好摆放6个小正方形,也就是6个1平方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6平方厘米.</p><p>师:再请同学把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自己左手大拇指指甲面上,比一比.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哪些东西的面积的大小与1平方厘米的大小差不多?</p><p>(2)平方分米.</p><p>师:如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课桌面的面积,方便吗?(不方便)</p><p>那么要用到另一种面积单位.</p><p>请拿出自己准备的大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1分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p><p>同桌两个同学用自己准备的大正方形(1平方分米)在一张课桌上摆放,看一看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p><p>看着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摸一摸它的边长,再摸一摸它的周长,再摸一摸它的面积.想一想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面积大小与1平方分米差不多.再用手比划比划1平方分米的面积实际有多大,给同学看一看.</p><p>(3)平方米.</p><p>如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学校操场的面,有困难吗?</p><p>(要用到一个比较大的面积单位)</p><p>出示1平方米的纸板,请一个同学来量一量它的边长.(1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p><p>比划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p><p>用1平方米,量一量黑板大约有多少平方米.</p><p>师: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各有多大.</p><p>3.小结.</p><p>这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什么是面积,什么是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那么我们开始讲的要给刘燕的书桌买一块桌布,是要求什么?(面积)</p><p>三、巩固反馈.</p><p>1.选择适当的单位名称.</p><p>(1)数学课本长20( )</p><p>(2)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p><p>(3)铅笔盒长19( )</p><p>(4)一个学校的面积是500( )</p><p>(5)课桌高70( )</p><p>2.判断.正确举,错误举.</p><p>(1)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米.</p><p>(2)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不同的计量单位.</p><p>(3)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周长是4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p><p>(4)1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p><p>3.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图.</p><p>(1)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p><p>(2)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p><p>四、小结.</p><p>今天我们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老师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要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一个一个地拼摆,这个方法可行吗?(太麻烦了),我们要研究一种科学的计算方法,后面的课上继续学习.</p><h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3</h3><p>一、教学内容:</p><p>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一课时70-74页。</p><p>二、 教学目标:</p><p>1.结合实例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p><p>2.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p><p>3.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p><p>三、教学重、难点:</p><p>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p><p>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p><p>四、教具、学具:</p><p>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p><p>学具:每小组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两张长方形彩色卡纸;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p><p>五、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p><p>师:我们进行涂色比赛怎么样?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每组各选一位代表参加比赛,谁先全部涂完就代表哪组获胜。(老师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故意给男生一张大白纸,给女生一张很小的白纸)。下面开始比赛!</p><p>这时男同学纷纷喊出:老师这样不公平!我们的这张纸大,女生的那张纸小。</p><p>师:对,要想公平的比赛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由于这两张纸面大小不同,只能终止现在的比赛。下面用手摸一摸纸的表面。还有那些物体有面,他们的表面的大小是否一样?我们继续研究这些问题。</p><p>(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p><p>1、认识面积,理解含义。</p><p>(1)、通过物体表面感知面积</p><p>①、 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文具盒、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p><p>②、 摸一摸:摸一摸数学书的上面,再来摸一摸文具盒的上面,有什么感觉?</p><p>③、 比一比:数学书的上面 和 文具盒的上面 ,那个面大?怎样比较的?(观察法、重叠法)</p><p>④、再来摸一摸、比一比练习本的面和课桌的面那个小?</p><p>⑤、黑板的表面和和刚才我们摸的物体的表面相比怎样?</p><p>⑥、刚才通过观察和重叠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p><p>⑦、 运用“面积”说一说: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p><p>(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p><p>① . 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那些平面图形?生汇报</p><p>②课件展示平面图形: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你能看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图形大?圆形和三角形相比那个大?圆形和正方形呢?(圆形和正方形用观察法不容易看出,可利用课件动画演示重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p><p>③像这种周围都是封闭着的图形叫封闭图形,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他们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p><p>(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p><p>[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p><p>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p><p>(1)、 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p><p>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p><p>(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这时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p><p>(2)、 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纸片及绿色长方形、红色长方形卡纸),动手摆一摆,看能不能比较出这两张彩纸的大小,请同学们看清操作要求。</p><p>(3)、课件展示:</p><p>操作要求:</p><p>① 四人小组中每两人选一个长方形彩纸,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p><p>② 摆完后小组交流两张彩纸的比较结果。</p><p>③ 遇到困难时,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p><p>(4)、 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p><p>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p><p>①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p><p>②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长,再摆出宽,计算大小。</p><p>(5)、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汇报:</p><p>组1:我们组选择的是长方形纸片,绿色卡纸是一行摆6个,摆2行;红色卡纸是一行摆3个,摆3行。结果红色长方形小一些。</p><p>组2:我们组选择的是正方形纸片,绿色卡纸一行摆了12个,摆2行;红色卡纸一行摆6个,摆3行。结果也比较出红色长方形小。</p><p>组3:我们选择了圆形纸片,发现摆的圆片之间有缝隙,无法比较 组4我们组选择的是正三角形纸片,也比较出红色长方形小。但是太麻烦!</p><p>师:谁还有不同的摆法?</p><p>(6)师生共同总结:操作中发现: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长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方便。</p><p>师:我们还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时,应注意什么?(选择相同的图形)</p><p>(7)、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图形,也就是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p><p>(8)、像刚才我们用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都可以看成一个面积单位,刚才绿色卡纸上面摆了24个小正方形,就说明这张绿色卡纸的面积就有24个这样的面积单位。</p><p>人们为了方便,就选择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p><p>[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p><p>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人教版2023年优质三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更多最新优秀资讯请继续关注优学网站!</p><p>【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人教版2023年优质三篇】相关推荐文章:</p><p>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一等奖</p><p>师说教案 师说教案一等奖</p><p>定风波教案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p><p>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一等奖</p><p>沁园春长沙教案2023 沁园春长沙教案优秀教案</p><p>苏武传教案 苏武传教案一等奖</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