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2:24

芳香烃教案 芳香烃教案教学反思优质篇

<p>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strong>芳香烃教案</strong>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与收藏。</p><h3>芳香烃教案</h3><p>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p><p>内容和进度:完成芳香烃一节的教学及第一节2-1脂肪烃的习题讲评</p><p>第一课时:(1)复习芳香烃、苯的同系物概念;</p><p>(2)复习巩固苯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p><p>(3)能力提升;拓展与溴取代及硝化反应的实验,产物的提纯。</p><p>第二课时:(1)苯的同系物(甲苯)的化学性质;</p><p>(2)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p><p>第三、四课时:对脂肪烃、芳香烃巩固训练,讲评相关习题</p><p>2、教学目标:</p><p>在复习苯的结构和性质后,重点介绍苯的同系物。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考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要注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要善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p><p> 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p><p> 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结构中苯环和侧链烃基的相互影响</p><p>3、资料准备:</p><p>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步步高》、分子球棍模型、实验视频</p><p>4、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 第一课时:以旧带新,复习提升;</p><p>第二课时:对比、联系学习新知。通过比较苯和甲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的不同,使学生认识基团间的相互影响。</p><p>第一课时【方案Ⅰ】复习再现,对比思考,学习迁移</p><p>复习再现:复习苯的结构和性质。通过计算机课件、立体模型展示苯的结构,通过实验录相再现苯的燃烧、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及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引导学生讨论甲烷、乙烯、乙炔、苯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列表对比小结。</p><p>提示:从苯的分子组成上看,具有很高的不饱和度,其性质应该同乙烯、乙炔相似,但实际苯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说明苯的结构比较稳定。这是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特殊之处──“组成上高度不饱和,结构比较稳定”。</p><p>学习迁移:</p><p>(1)苯燃烧有浓厚的黑烟,同乙炔类似,因为苯(C6H6)和乙炔(C2H2)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相同,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均为92.3%,高于甲烷和乙烯。</p><p>(2)取代反应,类似于烷烃的反应,重点讨论苯的溴代和硝化反应,与甲烷氯代的反应进行对比。</p><p>(3)加成反应,由于苯属于不饱和烃,因此也能发生类似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苯与氢气催化加成生成环己烷(环状饱和烃),不同的是苯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p><p>第二课时</p><p>2. 苯的同系物</p><p>【方案Ⅲ】活动探究,对比思考,总结讲解</p><p>活动探究:讨论对比苯和甲苯结构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实验探究苯、甲苯分别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思考有机化合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p><p>通过活动探究,填写下表:</p><p>总结讲解:甲苯发生取代反应时取代基的定位,甲苯被氧化的原因是苯环与甲基的相互作用使甲基变得活泼。</p><p>【方案Ⅳ】结构演绎,观察思考,迁移提高</p><p>3. 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p><p>【方案Ⅴ】自学阅读,讨论提高</p><p>情景创设(教师也可提供网络教学资源,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教师提出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p><p>问题提示:芳香烃的主要来源是什么?芳香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p><p>阅读讨论:阅读教科书,讨论相关问题</p><p>小结提高:交流各小组讨论结果,联系 生活实际,提高对石油产品及其应用的认识。</p><p>二、活动建议</p><p>【实验2-2】由 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颜色较深,甲苯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较慢,本实验颜色变化观察较困难。一方面要加入硫酸改变溶液的酸碱性,另一方面,高锰酸钾溶液不能加入太多,几滴即可,并可用蒸馏水稀释试管中的溶液,以便于观察颜色变化和分层情况。</p><p>讨论记录</p><p>罗贤朗:1、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讨论甲烷、乙烯、乙炔、苯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列表对比小结。2、通过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特殊之处──“组成上高度不饱和,结构比较稳定”使学生意识到结构(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3、课本中只介绍甲苯的硝化反应(取代反应),上课时应该补充甲苯与液溴在FeBr3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的卤代反应,强调条件不同,取代的位置不同。</p><p>林春:1、演示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苯+溴水的实验,或者播放视频,引导仔细观察实验现象。2、引导学生讨论对比苯和甲苯结构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先猜测甲苯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苯、甲苯分别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思考有机化合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p><p>3、多个侧链的苯的同系物的取代反应产物简单补充一下,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邻、对位取代。化学方程式需要多练习书写。</p><p>附件:导学案</p><p>第二 单元 芳香烃学案</p><p>芳香族化合物—— 。</p><p>芳香烃—— 。</p><p>一、苯的结构与性质</p><p>1.苯的结构</p><p>(1)分子式: 最简式(实验式):</p><p>(2)结构式: 结构简式:</p><p>〖交流与讨论〗苯分子的结构是怎样的?</p><p>① 苯的1H核磁共振谱图(教材P48):苯分子中6个H所处的化学环境</p><p>苯分子结构的确定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2023年,</p><p>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苯环结构,称为凯库勒式:</p><p>② 苯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种,邻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p><p>〖拓展视野〗苯环中的碳原子都是采用的sp2杂化,碳原子之间形成σ(sp2-sp2)键,六个C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一个大π键。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都是一样长的(1.4×10-10m),这说明碳原子之间形成的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建,</p><p>(3)分子空间构型</p><p>苯分子是 结构,键角 ,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键长C—C 苯环上的碳碳键长 C=C C≡C,苯环上的碳碳键是</p><p>之间的独特键。</p><p>2.苯的物理性质</p><p>苯是 色,带有 气味的液体,苯有毒,</p><p>溶于水,密度比水 。用冰冷却,苯凝结成无色的晶体,通常可 溴水中的溴,是一种有机溶剂。</p><p>3.苯的化学性质</p><p>(1)苯的溴代反应</p><p>原理:</p><p>装置:(如右图)</p><p>现象:</p><p>①向三颈烧瓶中加苯和液溴后,</p><p>②反应结束后,三颈烧瓶底部出现 ( )</p><p>③锥形瓶内有白雾,向锥形瓶中加入AgNO3溶液,出现 沉淀</p><p>④向三颈烧瓶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 沉淀( )</p><p>注意:</p><p>①直型冷凝管的作用: (HBr和少量溴蒸气能通过)。</p><p>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芳香烃教案 芳香烃教案教学反思优质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更多最新优秀资讯请继续关注优学网站!</p><p>【芳香烃教案 芳香烃教案教学反思优质篇】相关推荐文章:</p><p>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一等奖</p><p>师说教案 师说教案一等奖</p><p>定风波教案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p><p>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一等奖</p><p>沁园春长沙教案2023 沁园春长沙教案优秀教案</p><p>苏武传教案 苏武传教案一等奖</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芳香烃教案 芳香烃教案教学反思优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