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2:1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题破山寺后禅院教案设计2023

<p>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下面小编带来<strong>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题破山寺后禅院教案设计2023</strong>,希望大家能够喜欢。</p><p><strong>教学目标</strong>:</p><p>1、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的意境。</p><p>2、理解诗歌的内容。</p><p>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p><p><strong>教学重难点</strong>:</p><p>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p><p><strong>教学方法</strong>:</p><p>诵读法</p><p><strong>教学课时</strong>:</p><p>一课时</p><p><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一、导入:</p><p>唐朝是诗的盛世,一个一个诗人因诗而名垂青史,让后人铭记。常建就是这样一位,尽管后人无从考证他的生卒年月,但他的诗文一直为后人所传诵。</p><p>二、出示目标:</p><p>出示目标,解读目标。</p><p>三、导学达标:</p><p>1、结合注释了解作者及背景 :</p><p>常建,唐代诗人。</p><p>2、鉴赏诗歌</p><p>①、既写出自然之景,又写出心灵之境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p><p>②、既是写景的过程又是悟性的过程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p><p>③.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的句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d</p><p>④.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p><p>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p><p>⑤.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p><p>“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p><p>四、课堂检测:</p><p>1.背诵课文。</p><p>2.理解内容。</p><p>五、拓展延伸:</p><p>拓展:吴均《与朱元思书》陶冶心灵意境相同的诗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f</p><p>六、小结:</p><p>作者表面上是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p><p>七、作业;</p><p>1、 熟读、背诵。</p><p>2、完成练习。</p><p>八、板书设计:</p><p>《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p><p>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p><p>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p><p>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p><p>万籁此俱寂,但闻钟磬音。</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题破山寺后禅院教案设计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