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教案设计最新
<p>教案也是艺术,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下面是小编带来的<strong>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教案设计最新</strong>,希望大家喜欢。</p><p><strong>教学目标</strong>:</p><p>1.知识与技能:</p><p>(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p><p>(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p><p>2.过程和方法:</p><p>(1)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得。</p><p>(2)让学生谈谈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p><p>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p><p><strong>教学重点和难点</strong>:</p><p>1.重点:了解本文记述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p><p>2.难点:理解曹刿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p><p><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一、导入</p><p>上节课,我们朗读了全文并合作疏通了文意,同学们在词语解释和句子的翻译上还有什么困难吗?(有则帮助解决)</p><p>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关注文章的内容。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那么他是如何论战的呢?曹刿通过他的“论”又表现出怎样的形象特点呢?让我们通过具体的分析来共同了解一下吧。</p><p>二、研读第一小节</p><p>1.让学生齐读第一小节</p><p>2.提问:面对“齐师伐我”这样的局面,曹刿有何反应?</p><p>3.让学生思考:一个“请”字说明什么?</p><p>曹刿是何身份呢?</p><p>那么在“齐师伐我”这件事上同乡人和曹刿的态度有何不同呢?</p><p>让学生再读两人的对话,并指名学生翻译这两句。</p><p>“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看出同乡人对战事漠不关心,觉得事不关己。而曹刿的一番“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言论,不仅道出了他请见的原因,而且表现出他是一个关心国事,有责任感的人。</p><p>教师总结:从曹刿的请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在国难当头之时,他主动请求进见鲁庄公,足见他一腔爱国的热情和一份以国事为己任的责任心。</p><p>4.鲁庄公之后,曹刿和鲁庄公讨论了什么问题?</p><p>5.齐读这一部分,让学生看看鲁庄公认为作战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又是怎样评价的。</p><p>6.曹刿在见鲁庄公时其实心中已有战略,为何还要问鲁庄公呢?</p><p>(明确:引导鲁庄公,让他自己明白取信于民的重要。)</p><p>7.再齐声朗读第一段,让学生思考,在战前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是否印证了曹刿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p><p>教师总结:文章的第一小节,作者通过记叙曹刿和乡人、曹刿与鲁庄公的两段对话,紧扣“论”字展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政治上的远见。</p><p>三、研读第二、三小节</p><p>1.战场上的曹刿是否也发挥了他的作用呢?让我们齐读二、三小节</p><p>2.指挥作战的有两个人――曹刿和鲁庄公,他们在战场上分别有怎样的表现呢?</p><p>3.曹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p><p>曹刿的解释可分哪几层意思?</p><p>(两层。指导学生先找出文中的原句,读一读、译一译,再理解。)</p><p>明确:不攻击的原因――时机未到,攻击的缘故――“彼竭我盈”;</p><p>不追击的原因――“惧有伏焉“,追击的缘故――“辙乱旗靡”。</p><p>表现曹刿考虑周全、行动谨慎。</p><p>教师总结:曹刿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实力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p><p>4.再读这一部分,让学生思考,在作战和论战的过程中,是否又印证了曹刿的那句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呢?</p><p>教师总结:文章的第二、三小节,作者同样是紧扣“论”字,战场上的简洁果断的话语和战后令人恍然大悟的解释,不得不让我们佩服曹刿的卓越才能。</p><p>(四)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鉴赏写作特点</p><p>1.讨论归纳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特点。(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要求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至少说出三句来。)</p><p>2.《曹刿论战》的详略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p><p>(学生思考讨论后归纳)</p><p>《曹刿论战》一文紧扣“论战”,叙述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材料安排详略得宜,生动耐读。</p><p>(1)第一段略去曹刿求见的详情细节,对曹刿与庄公的论战作了详写。</p><p>(2)第二段不作战争场面的一般描写,只概述了作战的过程。</p><p>(3)、第三段是论战的重点,详写曹刿论“何以胜”。</p><p>(五)课堂小结</p><p>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深入的学习了《曹刿论战》这一名篇,了解了处于弱势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认识了深明大义,才能出众,知己知彼深谋远虑的曹刿这一人物形象,让我们深深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和责任感。课后你们还可以去阅读更多的惊心动魄的古代战争故事,去感受更多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