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1:53

逢入京使教学设计 逢入京使教学设计一等奖

<p>逢入京使是岑参所作的一首古诗,全诗表达了对亲人无线的眷念以及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strong>逢入京使教学设计</strong>,一起来看看吧。</p><h3>一、三维目标</h3><p>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的诵读,掌握诗歌的节奏</p><p>过程与方法:读通读懂诗歌内容,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含义</p><p>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诗中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p><h3>二、重难点</h3><p>重点: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p><p>难点:结合背景,理解边塞诗的风格</p><h3>三、教学策略及辅助工具</h3><p>朗读法、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课件</p><h3>四、教学过程</h3><p>(一)故事导入,知人论世</p><p>1.导入:唐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在通往西域的大路上,他遇见了一个返京的使者,两人立马而谈,互叙寒温。诗人知道对方还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时就描写了这一场景。</p><p>2.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 人,唐代诗人。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p><p>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这篇寄托了岑参复杂情感的边塞诗——《逢入京使》。</p><p>(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p><p>1.展示任务:先自由诵读,再请同学个人读。</p><p>(通过诵读让孩子们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中,为下一步的梳理和理解做铺垫。)</p><p>2.反馈指导:</p><p>(1)初读,读准字音。</p><p>岑参(cén)袖(xiù)凭(píng)传语(chuán)</p><p>(2)再读,读出节奏。</p><p>《逢入京使》是一篇七言绝句,可以按照二二三的节奏来进行划分,请同学们试着来划分节奏,再读诗歌。</p><p>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p><p>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课件出示)</p><p>(3)范读,示范朗读。(配乐)</p><p>(4)齐读,巩固强化。(师生共读)</p><p>(三)梳理文意,掌握内容</p><p>1.导语:通过刚才多遍的诵读,我们已经掌握了读音、节奏等方面的内容,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对文章的梳理,进一步把握这篇文章的内容。</p><p>2.解题:逢:遇到。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这首诗歌是写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p><p>3.出示任务:以小组的方式,分工梳理文章内容(按照“读-重点字词-翻译”顺序,准备做展示,梳理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标注出来。)</p><p>4.选取两个小组,先后进行小组合作梳理成果展 示,其他同学随时质疑,补充。黑板上展示的内容要随时进行确认。)</p><p>需要重点强调的字词:</p><p>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p><p>故园 (指诗人在长安的家)</p><p>漫漫 (路途遥远的样子)</p><p>龙钟(泪流纵横的样子)</p><p>凭 (请求,烦劳)</p><p>传语 (捎口信)</p><p>(课件一句句出示译文重点内容)</p><p>通过刚才同学们小组间的合作,我们一起掌握了这篇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对于诗歌内容我们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下面让我们进一步思考这些内容,看看作者通过这篇诗歌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p><p>(四)深入探究,把握情感</p><p>1.全诗分析</p><p>诗中表现诗人强烈感情的句子是: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p><p>1)故园东望路漫漫</p><p>译文:回头向东看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p><p>【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长安的家;“路漫漫”三字,给人茫然的感觉,说明离家之远。】</p><p>2)双袖龙钟泪不干</p><p>译文: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擦都擦不干</p><p>【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铺垫。】</p><p>诗人远涉边疆的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p><p>译文:途中与君邂逅,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和笔,烦劳您给我的家人捎个口信,就说我一切安好。</p><p>【这两句写遇到返京使者时想要捎书信给家人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色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p><p>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p><p>诗歌通过描写的是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托使者带平安口信以慰家人的场景,抒发了诗人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感情。</p><h3>五、课堂检测</h3><p>1.解释词语:</p><p>故园:                  漫漫:</p><p>龙钟:                  凭:                传语:</p><p>【答案与解析】</p><p>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遥远</p><p>龙钟:沾湿      凭:托       传语:捎口信</p><p>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p><p>A.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p><p>B.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p><p>C.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p><p>D.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p><p>【答案与解析】</p><p>D(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p><p>3.“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p><p>【答案与解析】</p><p>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p><p>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p><p>【答案与解析】</p><p>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p><h3>六、板书设计</h3><p>逢入京使</p><p>岑参</p><p>故园东望路漫漫,(眼前实景)</p><p>双袖龙钟泪不干。(思念深情)</p><p>满上相逢无纸笔(行者匆匆)</p><p>凭君传语报平安。</p><h3>七、作业布置</h3><p>1.收集有关于思乡的诗词,或边塞诗做摘抄并背诵。</p><p>2.背诵课文,会默写。</p><p>上面就是逢入京使教学设计了,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关注本网站。</p><p>【逢入京使教学设计 逢入京使教学设计一等奖】相关推荐文章:</p><p>珍珠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珍珠鸟教学设计一等奖</p><p>竹石教案 竹石教案一等奖</p><p>六年级下册语文石灰吟教案 石灰吟教案一等奖</p><p>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一等奖</p><p>赤壁赋教学设计一等奖2023 赤壁赋教案一等奖</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逢入京使教学设计 逢入京使教学设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