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1:45

六年级下册语文少年中国说教案设计 少年中国说课文教案

<p>中国的发展要从少年开始抓起,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根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strong>六年级下册语文少年中国说教案设计</strong>,一起来看看吧。</p><h3>六年级下册语文少年中国说教案设计1</h3><p>教学目标:<br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br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br />3、体会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br />教学重点:<br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br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br />第一课时 累计38节<br />教学目标:<br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br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及作者的观点。<br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br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br />教学过程:<br />一、激趣导入自古英雄出少年。作为新世纪新一代少年,让我们一同去学习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板书课题),去感受梁启超先生字里行间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的精神,去实现先辈寄托的让伟大民族复兴的热望。“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简介梁启超和文章的写作背景。<br />二、总体把握内容1、读课文,把字词读通顺。2、再读课文,想一想:本文赞颂了什么?要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作者把封建古老的中国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鲜明的对比,极力赞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针砭老年人消极保守的思想,鼓励人们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br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散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散读情况。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4、全班齐读。<br />四、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br />五、指导写字1、学生读生字,记忆生字。2、学生练写生字,教师指导。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少年中国说(节选)梁启超<br />教学反思:<br />第二课时 累计39节<br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层次。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3、体会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br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br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br />教学过程:<br />一、谈话导入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中国说》一文。<br />二、指名朗读课文。<br />三、理清课文层次,品味语言,体会情感。<br />1、说说课文是分几层来写的?每层写什么?<br />2、有感情地读课文,小组讨论:(1)课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比喻、对偶等表达方法,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体会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2)课文赞颂少年中国,也讴歌中国少年,二者有什么联系,谈谈你的理解。(3)联系课文,想象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br />3、指生汇报。<br />4、指导朗读指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的爱国激情。朗读时怎样处理情感?朗读老年人部分应该不屑、鄙视,朗诵少年部分怎应该充满热情赞美<br />5、指导背诵反复朗读,达到熟读背诵。<br />四、拓展深化梁启超在文中集中使用比喻手法,使得一个突然崛起、幸福美好、前程灿烂的少年中国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为了我们中国的未来更美好,作为中国的少年,你们想要怎样做呢?<br />五、作业<br />1、在日记里写出学习本文后的感想。<br />2、背诵课文。<br />3、积累喜欢的句子,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p><p>板书设计:少年中国说(节选)梁启超少年中国——作者的理想中国少年——实现理想的希望 盼望祖国繁荣富强<br />教学反思:</p><h3>六年级下册语文少年中国说教案设计2</h3><p>教学目标:<br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br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br />3、体会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br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br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br />第一课时累计38节<br />教学目标:<br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br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及作者的观点。<br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br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br />教学过程:<br />一、激趣导入<br />自古英雄出少年。作为新世纪新一代少年,让我们一同去学习梁启超先生的《少年说》(板书课题),去感受梁启超先生字里行间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的,去实现先辈寄托的让伟大民族复兴的热望。“少年强则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简介梁启超和文章的背景。<br />二、总体把握内容<br />1、读课文,把字词读通顺。<br />2、再读课文,想一想:赞颂了什么?要表达作者怎样的?(作者把封建古老的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作鲜明的对比,极力赞颂少年勇于改革的,针砭老年人消极保守的,鼓励人们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的重任,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br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br />1、散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br />2、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散读情况。<br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br />4、全班齐读。<br />四、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br />五、指导写字<br />1、学生读生字,记忆生字。<br />2、学生练写生字,教师指导。<br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少年说(节选)梁启超<br />教学反思:<br />第二课时 累计39节<br />教学目标:<br />1、理清文章层次。<br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br />3、体会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br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br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br />教学过程:<br />一、谈话导入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说》。<br />二、指名朗读课文。<br />三、理清课文层次,品味语言,体会情感。<br />1、说说课文是分几层来写的?每层写什么?<br />2、有感情地读课文,小组讨论:(1)课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比喻、对偶等表达方法,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体会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2)课文赞颂少年,也讴歌少年,二者有什么联系,谈谈你的理解。(3)联系课文,想象少年的美好未来,用心体会作者的感情。<br />3、指生汇报。<br />4、指导朗读指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的爱国激情。朗读时怎样处理情感?朗读老年人部分应该不屑、鄙视,朗诵少年部分怎应该充满热情赞美<br />5、指导背诵反复朗读,达到熟读背诵。<br />四、拓展深化梁启超在文中集中使用比喻手法,使得一个突然崛起、幸福美好、前程灿烂的少年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为了我们的未来更美好,作为的少年,你们想要怎样做呢?<br />五、作业1、在里写出学习后的感想。2、背诵课文。3、积累喜欢的句子,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br />板书设计:少年说(节选)梁启超少年——作者的理想少年——实现理想的希望盼望祖国繁荣富强<br />教学反思:</p><p>上面的六年级下册语文少年中国说教案设计大家都学会了吗?希望以上教案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关注本网站。</p><p>【六年级下册语文少年中国说教案设计 少年中国说课文教案】相关推荐文章:</p><p>六年级下册语文石灰吟教案 部编版石灰吟教案设计</p><p>六年级下册语文腊八粥教案板书一览</p><p>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案设计一览</p><p>沪教版六年级上:《散步》教案设计</p><p>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卖木雕的少年》词语解释</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年级下册语文少年中国说教案设计 少年中国说课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