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1:42

二年级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一等奖

<p>写教学设计是来辅助课堂上的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二年级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一等奖。</p><h3>二年级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一等奖</h3><p>【学习目标】</p><p>1、会认“针”等4个生字,会写“忠”等9个字。</p><p>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p><p>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p><p>【课前准备】</p><p>1、指南针。</p><p>2、课件:天然的指南针。</p><p>3、生字词卡片。</p><p>4、了解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p><p>【教学过程】</p><p>第一课时</p><p>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p><p>1、故事导人。(故事主要内容是去野外游玩,不小心与同学们走散,迷了路)</p><p>2、设疑:这时该怎么办?(请学生想各种可能)</p><p>3、揭示课题,老师板书。</p><p>二、初读课文,随机识字</p><p>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p><p>2、检查自学,随机识字:</p><p>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特殊的分节方式再指名分节读,在读中正音。本课的四个生字都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p><p>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里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用笔做上记号。</p><p>4、出示指南针,简单介绍它的作用。</p><p>5、讨论交流:课文中讲的“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p><p>三、细读课文,自主学习</p><p>1、在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进行研究。(四人小组学习)</p><p>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问一问。</p><p>2、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p><p>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忠实”“向导”“稠”“稀”“分辨”等字词。</p><p>并用课件演示文中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了解能辨别方向的原因。</p><p>3、指导朗读。</p><p>四、总结课文,指导书写</p><p>1、齐读课文。</p><p>2、巩固生字:(做从生字卡片中找字的游戏)</p><p>⑴ 我有一颗中国心。(忠)</p><p>⑵ 左右结构的字。(稠、针)</p><p>⑶ 找找上下结构的字。(忠、盏)</p><p>⑷口头填空:一( )灯。</p><p>3、指导书写:</p><p>⑴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第一行的三个字是上下结构,三个字都是上窄下宽;第二、三行的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p><p>⑵ 让学生说说写这些字应该注意什么。</p><p>【课前透视】</p><p>这是一首儿童诗歌。全诗融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之中,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中许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诗歌易读易懂,节奏感强,诗句韵脚整齐,适合朗读。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观察自然,探究发现的美好愿望。</p><p>课文内容富于情趣,学生可能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教学时不必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p><p>因此教学中应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充分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和交流自己的课外知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年级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