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1:37

两只小狮子教学案例 两只小狮子教案教学案例

<p>教材</p><p>《两只小狮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二册.人教版)</p><p>案例与点评</p><p>教学片段一</p><p>角色见面</p><p>(课始,大屏幕出示一只可爱的小狮子)</p><p>师:(笑容可掬地面向小朋友)谁来了?哪位小朋友跟它打声招呼。</p><p>生:小狮子,你好!</p><p>师:小狮子的名字里有翘舌音,谁再来打个招呼?</p><p>生:早上好,小狮子。</p><p>师:真有礼貌。(出示“狮子”二字)我们一起来打个招呼吧!</p><p>师:谁能记住“狮”字。</p><p>生:我有办法,反犬旁加个“老师”的“师”。</p><p>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狮子的故事。(师有声有色地讲《两只小狮子》的故事)</p><p>【评析】</p><p>刚入学的儿童对世界充满新鲜感、好奇心,他们的思维具体、形象,我们的教师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了生动的、形象的认知材料进行教学,让学生一进入课堂眼睛就亮起来,嘴巴情不自禁动起来,激起了参与学习的欲望。你看,孩子们一走进课堂,一幅妙趣横生的小狮子图呈现在学生面前,小朋友就与笑容可掬的小狮子打招呼,在这一声声亲切的招呼声中,小朋友知道了小狮子的名字,课堂教学真的演变成了活生生的生活。这样的课堂画面展示,怎能不让他们产生一种新鲜感,产生一种不可遏止的学习热情,怎能不想早些结识这些活泼可爱的新朋友——小狮子。</p><p>教学片段二</p><p>触摸角色</p><p>师:(屏幕出现两只小狮子)小狮子的故事好听吗?故事就藏在我们的课本当中,请你好好地读一读这个故事,根据故事中的两只小狮子的特点给他们起个名?</p><p>生1:我给那只懒狮子起名叫小黄。</p><p>生2:我给懒狮子起名叫懒懒。</p><p>师:你为什么叫它懒懒呢?</p><p>生:那只小狮子太懒了,什么事也不干。</p><p>师:这名字多好啊,懒懒就像这只小狮子的特点啰!(师板书懒懒)</p><p>师:谁有好办法记住“懒”字?</p><p>生:竖心旁加个“赖老师”的“赖”。</p><p>师:你能从老师的名儿中学习汉字,真好。我们一起来叫叫景辉小朋友给他起的名字吧!</p><p>生(齐):懒懒。</p><p>师:另一只狮子又叫什么好呢?</p><p>生:我叫它灵灵。</p><p>师:好听。</p><p>生:我叫它勤勤。</p><p>师:什么勤?</p><p>生:勤劳的勤。</p><p>师:那我们就叫它……。</p><p>生(齐):勤勤。</p><p>生:名字正好懒懒相反。</p><p>师:(板书“勤勤”)你的发现真不错,我们来亲热地与他打声招呼吧!</p><p>师:你们喜欢哪只狮子?</p><p>生:(满脸带着喜悦地叫)勤勤。</p><p>【评析】</p><p>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课程功能,依据教材、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机重组,以产生最好的教学效能。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名字,因为名字往往寄托着长辈的期望,也因此孩子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那么对于他们心中喜欢的小动物呢,也是如此。教师没有按文本原有文路顺手牵羊,而是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让小朋友为故事中的小狮子取个名字。小朋友取名时是那样的煞有介事,那样的有滋有味;与故事中的小狮子接触中,他们知道了勤勤与懒懒为什么一个讨人欢喜,一个没人喜爱的缘由。小朋友就在乐趣横生的取名中不知不觉明辨是非,故事的小人物也就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p><p>教学片段三</p><p>角色对话</p><p>师:故事中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他是一只勤劳的小狮子?(学生再读课文,找句子。)</p><p>师:(大屏幕出现写勤狮子的长句子)这个句子真长,你能试着把它读正确吗?</p><p>生:(学生大声地练读句子)。</p><p>师:勤勤还带来了7个生字宝宝呢?(课件用红色显示七个生字娃娃)我们再去读一读。</p><p>生:(带着新任务再读句子)</p><p>师:哪些字你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p><p>生:“练习”我在随堂练习上见过“练习”。</p><p>师:我们捧起它,看着读一读。</p><p>生:(学生手捧《随堂练习》读“练习”)</p><p>生:我在动物园里的警告牌上见过“扑”,说有一只老虎很凶,如果游客太接近它,就会扑过来。</p><p>师:有哪个字挺难读?</p><p>生:“整”难读。</p><p>师:你读得挺好,再读给大家听。</p><p>生:(再读,全班跟读。)</p><p>师:觉得有难记的字吗?</p><p>生:“滚”难记。</p><p>师:谁有好办法记住它?</p><p>生: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上面是点、横、中间一个公,下面是少了点横的衣。</p><p>师:点横去哪儿了。</p><p>生1:到“公”字上面了。</p><p>生2:像老公公戴帽子。</p><p>师:谁可以用想象法来记?</p><p>生:一件湿的衣服,还滴着水,老公公用衣架架起来了。</p><p>师:办法真好!</p><p>师:我们再来把这句话读得正确又流利。</p><p>生:(非常快乐地朗读)。</p><p>师:我听出了这只狮子很勤劳。谁也能读出它的勤劳?</p><p>生:(三、四名学生读)</p><p>师:还能从句子中什么地方感受到小狮子很勤劳呢?</p><p>生:从“非常刻苦”中感觉到。</p><p>生:从“整天”感受到。</p><p>师:你能读一读,表现小狮了的勤劳吗?</p><p>生:(生突出上面所体会的地方再读。)</p><p>师:真勤劳,我们像她一样来读一读。</p><p>师:我们也像勤狮子一样来练习本领好吗?</p><p>生:好。</p><p>师:那就来练一练写字。(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练)同学们仔细观察,怎么才能把它写漂亮。</p><p>生:“练”字左右结构,左边瘦一点,右边胖一点。</p><p>师:你真会观察,还有哪些关键笔画可以帮助我们把字写得特别漂亮吗?</p><p>生1:“撇折”折在横中线上。</p><p>生2:右边像个东,左点大以竖中线起笔。</p><p>师:是啊,右边像东,竖钩歪着头,拿出手指跟着课件演示一起书空,注意笔顺。</p><p>生:(学生书空。)</p><p>师:看老师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学生观察,看到教师漂亮的板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p><p>师:谢谢对我的表扬,让我们也来漂漂亮亮地写一个“练”。</p><p>生:(学生先描一个,再临一个。教师巡回。)</p><p>师:请小小书法家来评评同学们刚才写的字。(实物投影展示)这个“练”写得怎样?</p><p>生1:整个字太大了些。</p><p>生2:左右的胖瘦安排得很好,关键笔画撇折和点都写得好。</p><p>生3:右边横折钩少了横,变成了“东”了。</p><p>师:是啊,这可不能错。(教师在实物展示屏上用笔改正)。</p><p>师:就让我们再漂漂亮亮地写一个。</p><p>师:一(1)班的小朋友练写字真勤劳,就像那只勤劳的小狮子。懒懒跟我们一比,那他可就(师生齐)太懒了。</p><p>【评析】</p><p>“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处延相等”,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背景下的识字教学始终与生活紧密联系。从与小狮子打招呼中识字,从身边教师的名字中识字,从随堂练习的本子名称识字,“一件湿的衣服,还滴着水,老公公用衣架架起来了。”饶有情趣的想象识字也来自于学生观察生活的结果。在学写汉字的初级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细致地分析每个字的笔画、笔顺、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学生今后的自能识字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则将识字与写字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每一个字的意思是随着语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将文字符号的“能指”意义与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所指”意义结合起来进行立体地感悟。特别是汉字的形体美,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从字的构字美“胖与瘦”“高与低”,从汉字的关键笔画的赏析中,从学生好、中、差一个层次的字的屏幕显示评议中,既满足儿童的竞争心理,又有效地进行了书写的指导,真真切切地感知汉字的特点。这对学生真正地掌握语文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p><p>教学片段四</p><p>演绎角色</p><p>师:懒狮子那么懒,连跟它一块儿长大的好伙伴小树都看不下去了。读一读课文,看看他们说些什么了。</p><p>生:(生自由读课文)。</p><p>师:请小朋友“用——”划出小树说的话。</p><p>生:(学生边读边划。)</p><p>师:再用“……”划出懒狮子说的话。</p><p>生:(学生边读边划。)</p><p>师:谁来读一读小树说的话?(两个角色集中对话,一年级小朋友不易区分谁说的。课件上用线条标出)。</p><p>生:(生朗读)</p><p>师:谁来读一读懒狮子的话?(课件用线条标出。)</p><p>师:这几句话,哪句难读?</p><p>生:我爸爸和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得很好。</p><p>师:确实难读,句子又那么长。谁能把它读正确?</p><p>生:(再读。)</p><p>师:从小朋友的朗读中,小狮子除了懒,你还听出了什么?</p><p>生:它很骄傲。</p><p>师:从哪儿听出来?</p><p>生:“林中的大王”和“他们的地位能听出它很骄傲。</p><p>师:你能读出它的骄傲吗?</p><p>生:(小朋友摇晃着身子,趾高气扬地朗读起来。)</p><p>师:真骄傲啊!谁愿意来演演小树和懒狮子?</p><p>生:(两名学生分别载上头饰,扮演小树和懒狮子,有表情朗读它们说的话。)</p><p>师:小树的话读得真好,好在哪里?</p><p>生1:他读出小树很奇怪的语气。</p><p>生2:他读出懒狮子的骄傲,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的样子。</p><p>师:狮子妈妈来了,她会对懒懒说什么呢,懒懒以后会是个什么样?我们下一节课会继续研究这个问题。</p><p>【评析】</p><p>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教师通过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渲染情境,引导想象,特别是多媒体画面与表演的结合,创设了学生乐于接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造。这一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童趣为本,凭借教材,在教学中通过媒体精心设计知识学习的呈现方式,选择学习过程中的有效刺激,采用易于学生情感投入的教学手段,自始至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在个体的自我满足与愉悦中高效达成教学目标。</p><p>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只小狮子教学案例 两只小狮子教案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