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1:34

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 看云识天气教案范文精选

<p>《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下面是优学网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一语文上册《看云识天气》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p><p>初一语文上册《看云识天气》教案</p><p>一、教学目标</p><p>(一)知识目标</p><p>1.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p><p>2.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p><p>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p><p>(二)能力目标</p><p>培养观察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p><p>(三)情感目标</p><p>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p><p>2.体会谚语这种语言的形式美。</p><p>二、重点•难点</p><p>重点: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p><p>难点:</p><p>1.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p><p>2.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学生一时难于分辨,所以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难点。</p><p>三、师生互动活动设计</p><p>1.进行说的比赛,其中还可以培养观察能力。</p><p>2.听音乐,描述可能出现的画面。</p><p>3.分小组讨论,进行制表。</p><p>4.搜集有关识别天气的谚语,班上交流,并建立一个小天气预报站。</p><p>四、教学步骤</p><p>导入新课</p><p>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画面: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点砸在盆上叮当响,人们四下奔跑的声音,鸡鸭乱叫声。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雨来临时的场面,由什么的变化引起了雨的到来?对,是云、风的到来引起的,所以说,云的变化就能暗示天气变化。(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和想像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云和天气关系的课文——《看云识天气》。</p><p>(一)明确目标</p><p>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p><p>2.理清如何看云识天气。</p><p>3.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p><p>(二)整体感知</p><p>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及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p><p>(三)教学过程</p><p>1.复习提问</p><p>(1)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p><p>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p><p>(2)从题目上看,你还能读出什么来?</p><p>体裁说明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p><p>2.读课文,第1段老师范读,第2段全班女生齐读,第3、4两段分别由两名女同学朗读,第5段、第6段分别由两名男生朗读,第7段全班男生齐读。</p><p>3.划分段落,概括段意。</p><p>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p><p>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p><p>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p><p>4.这样分段,体现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p><p>5.阅读第1段,回答下面各题。</p><p>(1)这段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p><p>(2)如何分层?</p><p>第一句是第一层,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中间是第二层。</p><p>(3)第一段中哪些内容照应“姿态万千”,哪些内容照应“变化无常”?</p><p>“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这些内容与“姿态万千”相照应。</p><p>“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这些内容与“变化无常”相照应。</p><p>6.分组讨论制表,把同学们分成三个组,第一组阅读第3段,讨论并制出晴天云彩简表;第二组阅读第4、5段,讨论并制出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第三组阅读第6段,讨论并制出云彩识天气简表</p><p>7.同学交流如何看云识天气。</p><p>8.由多媒体演示云和天气的变化,并伴随音乐,同学们看着画面进行复述。</p><p>9.再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p><p>(1)“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云低而厚密,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是什么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分类别。</p><p>(2)“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这是什么说明方法?</p><p>说明方法是打比方。</p><p>10.本文的说明方法是分类别、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来。</p><p>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有:</p><p>(l)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p><p>(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p><p>(3)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p><p>(4)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p><p>(5)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p><p>(6)隔着云着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p><p>分类别:光彩有晕、华、虹、霞。</p><p>(四)总结、扩展</p><p>这篇课文紧扣题目进行说明,层次十分清晰:首先说明春云可以识天气。因为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这是全文的重点,写得详细、缜密,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带来暴风雨的云,又从云的形态特点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再说到云的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在说明中,从现象入手,进而触及事物的本质。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就是本质。云的种类很多,但说明层次不乱,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助于把“春云识天气”的事理说清楚。最后画龙点睛,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p><p>拟题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p><p>阅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即最后一段分组拟题,互作答案。</p><p>结尾总结全文、点题,同时说明了看云识天气的局限性。</p><p>(五)布置作业</p><p>在课外,练习看云识天气。试着根据天空中的云彩形状,判断一下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把结果写在教室后墙的黑板上。</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 看云识天气教案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