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1:34

生命生命教案及反思 生命生命教案设计意图

<p>你是不是还在寻找《生命生命》这篇课文的教案呢?下面是优学网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一语文上册《生命生命》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p><p>初一语文上册《生命生命》教案</p><p>【教学目标】</p><p>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2、积累好词佳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意思。</p><p>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领悟生命的短暂与可贵,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p><p>【教学过程】</p><p>一、回顾本单元关于生命主题的几篇课文</p><p>学生简单谈收获,列出课题《生命 生命》。</p><p>二、初读课文</p><p>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p><p>2、交流预习中的新发现。</p><p>3、划出易读错的词。</p><p>4、课件出示生字词,正音并理解性读:</p><p>骚扰、挣扎、欲望、不屈向上、听诊器、糟蹋、价值、茁壮生长</p><p>三、再读课文</p><p>1、文中讲了哪三个小故事,试着概括小标题:</p><p>(边交流边引导学生概括)</p><p>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p><p>2、引出作者,了解作家杏林子,深入学习课文。</p><p>过渡:</p><p>多么平常的小故事,让我们看来习以为常的事儿,却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要知道不同的身世,不同的人生经历,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是大不相同的,让我们走进作家杏林子。</p><p>课件介绍:</p><p>怀着对杏林子的敬仰之情,让我们深入学习她的文章,细细品味这三个小故事。</p><p>请默读2~4段,划出让你感受最深刻的句子。</p><p>四、交流反馈,随机点拨</p><p>课件:</p><p>句子1: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p><p>1、什么是挣扎?什么是极力?</p><p>2、指导朗读。</p><p>3、此时,从小就身患重病的杏林子想到了什么?</p><p>(这种感情是飞蛾告诉她的吗?)</p><p>4、齐读课题(这种奋力抗争,是动物的本能,然而作者却被强烈的求生欲望震撼。这就是──(生读课题)</p><p>生命生命</p><p>句子2: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p><p>1、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见过这样的生命吗?</p><p>2、可这粒香瓜子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你体会到了什么?</p><p>3、指导朗读。</p><p>4、再读课题:</p><p>师:即使只是一粒香瓜子,即使没有阳光,即使没有泥土,即使仅仅只活了几天,然而它不屈向上的精神,茁壮生长的勇气就是──(生读课题)生命生命。</p><p>师:由此,杏林子想到我们人也应该这样,即使从小就患病,即使没有健康,即使受尽病痛煎熬,我们也要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这就是一一(生读课题)生命生命。</p><p>句子3: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p><p>1、句子强调了两种人生态度。哪种是负责的态度,哪种是不负责的态度?(杏林子选择前者)</p><p>2、让学生静听自己的心跳,引发对自己生命的思考:</p><p>师:请用右手摸自己的心脏部位。这样的心跳从你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开始了,它在你的胸膛里跳动了十年,给你的亲人带来多少喜悦和欢乐;这样的心跳在你的胸膛里已跳动了2023个日子,你的每一个日子都在父母、老师、同学的关心、关爱中幸福的度过;这样的心跳还将不停地跳动,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p><p>3、引读。(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p><p>4、再读课题:</p><p>师:杏林子对生命有了很深的感悟,我们对生命也有了新的认识,让我们读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一一(生读课题)生命 生命。</p><p>五、讨论,理解生命真谛</p><p>1、交流讨论:</p><p>纵观三个事例,结合课题,你认为两个生命的含义一样吗?</p><p>2、杏林子对人的生命做了高度的概括,学生找出中心句。</p><p>课件出示句子:</p><p>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p><p>⑴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p><p>⑵ 这句话可以浓缩为八个字,生命有限,价值无限。</p><p>3、拓展:</p><p>杏林子一生积极开朗,曾当选为第八届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2023年2月8日因急救无效逝世,死后捐出躯体,供医学研究。像杏林子这样,通过善意而伟大的举动,延续自己不死的生命,创造出无限价值的人还有很多很多</p><p>⑴ 学生交流。</p><p>⑵ 抒写生命感言,写下凡人名言。</p><p>⑶ 交流分享。</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命生命教案及反思 生命生命教案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