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和羊教学设计 骆驼和羊教案公开课
<p>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接下来优学语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骆驼和羊教学设计3篇的相关介绍,供大家参考。</p><h3>骆驼和羊教学设计3篇</h3><p>【教学目的】</p><p>1、知识教学目标:</p><p>(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p><p>(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课后作业)。</p><p>2、能力训练目标:</p><p>(1)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p><p>(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扩展思维,想象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写下来(课后作业)。</p><p>(3)继续提高观察能力。</p><p>3、德育渗透目标:</p><p>懂得应当全面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p><p>【教学重点、难点】</p><p>理解老牛说的话。</p><p>一、准备教具</p><p>多媒体课件、角色头饰</p><p>二、教学课时</p><p>1课时</p><p>三、教学过程</p><p>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猜谜语引出课题)</p><p>师:同学们,动物王国今天出大事儿了!你看,动物法官牛伯伯家门口围着一大群动物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哦!原来是牛伯伯在给两只发生争论的动物评理呢!生:老师,到底是谁在争论呢?</p><p>师:这个呀,老师也不知道啊!不过,牛伯伯给大家出了两则谜语,大家猜一猜就知道了!</p><p>出示课件:</p><p>谜面1?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管见到谁,开口叫妈妈。</p><p>谜底——(头饰)山羊</p><p>谜面2?沙漠一只船,船上两座山,个子高又大,耐暑顶呱呱。</p><p>谜底——(头饰)骆驼</p><p>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两只发生争论的动物就是:(板书)骆驼和羊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的就是他们俩的故事。</p><p>2、整体感知课文</p><p>展示课件视频,</p><p>(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p><p>带上头饰,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一齐朗读旁白。</p><p>骆驼和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呢?咱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p><p>要求:(1)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p><p>(2)用序号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p><p>(3)思考课文讲了骆驼和羊的什么事。</p><p>老师根据学生朗读时,读音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强调。</p><p>3、详细讲解各段落</p><p>(一)学习第一自然段。</p><p>1.自己读一读,找一找,他们俩有几次对话。</p><p>2.读第一次对话,思考:为什么骆驼说高好,羊说矮好</p><p>板书:骆驼 高</p><p>羊 矮</p><p>3.读第二次对话,说说第二次对话讲的是什么。(他们都要做一证明自己好。)</p><p>4.分角色练习对话,指导读出他们俩自信、互不服气的语气。</p><p>[这一环节以指导学生朗读为主,引导学生弄清楚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通过骆驼和羊说的话,初步理解他们想的是什么。]</p><p>(二)学习第二自然段。</p><p>1、师:骆驼心里想,山羊啊山羊,你等着瞧吧,我会让你相信个子高才好的!于是它做了这样一件事——</p><p>请看屏幕:</p><p>课件(课文图一)</p><p>2、仔细观察,回答:骆驼把羊带到哪里?骆驼想要干什么?此时此刻它们分别会想些什么呢?</p><p>(骆驼得意洋洋地想:看,我比你强吧!这样的美味你吃得着吗?还跟我比,哼!你比得过吗?认输吧!)</p><p>(羊很不以为然地想: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不服气呢!我会让你明白自己说的是错的!走着瞧!)</p><p>3、指导朗读(找出描述羊动作的词语)。</p><p>4、课件出示——讨论:骆驼为什么要把羊带到这里来?羊为什么不服输?</p><p>(骆驼想借自己个儿高的优势来贬低羊。而羊认为个子矮才是优势,所以不服输。)</p><p>5、再齐读课文。</p><p>小结:尽管羊不肯认输,在这一件事情上,骆驼还是证明了“高比矮好”。</p><p>[图文对照,再加演示,使学生对图意和课文内容都有了较清楚的理解。在理解课文内容时主要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动脑,主动学习,同时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p><p>(三)学习第三自然段。</p><p>1、师:山羊虽说是比输了,可它不肯认输。心里想:矮就是要比高好,我总会证明给你看的,等着瞧!</p><p>2、出示课件(课文图二)</p><p>3、仔细观察,回答: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什么?(理解:又窄又矮、大模大样)此时此刻,它们又会怎么想呢?</p><p>(羊得意地想:进来呀!你那么大个子能进来吗?哈哈??认输吧你!)</p><p>(哼!得意什么!你刚才还不是输了吗?)</p><p>4、指导朗读。读出怎样的语气?(羊——得意的语气;骆驼——很费劲,也很不服气)</p><p>5、讨论:这次,羊为什么要把骆驼带到这里来呢?为什么骆驼也不服气呢?小结:尽管骆驼也不肯认输,在这一件事情上,羊还是证明了“矮比高好”。 问题:骆驼已经证明高好了,羊会怎么办呢?</p><p>[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就有意识按一定顺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就可以让学生按上述方法学习,这样,学生学得积极、主动。]</p><p>(四)学习第四自然段。</p><p>1、这两段的叙述顺序是相同的,都是先写来到什么地方,再写看到什么、分别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最后写对方的态度。</p><p>2、出示课件——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p><p>骆驼摇了摇头,也不肯认输。</p><p>3、都不肯认输怎么办呢?总得有个结果啊!哎——!</p><p>4、向同学们提问:</p><p>(1)提问:“长处”是什么?骆驼有什么长处?羊有什么长处?</p><p>(2)提问:“短处”是什么?骆驼和羊各有什么短处?</p><p>5、他们俩去找老牛评理去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老牛的怎么评理的。</p><p>[通过读书和理解老牛说的话,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并且此时的理解是围绕“长处”“短处”等词语展开的,使词语、句子和课文内容紧密结合起来。]</p><p>【教学反思】</p><p>这次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小组准备的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骆驼和羊》。针对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们更多地采取寓教于学的策略,大部分内容都采取情境引入的方法,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p><p>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然而仅仅有理论的指导并不意味着教学便会无往不利。实现教学目标的道路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才有可能达到好的教学。这次教学实践活动便给了锻炼我们的机会,只有面对学生和课堂,我们才有更深切的体会。</p><p>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课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不仅要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到课程内容与时代的联系,与学生的联系。备课要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做充分的分析与准备。备课教案内容的任何环节任何内容都要考虑详尽,想清楚,看明白。一堂准备充分的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p><p>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我们小组采取谜语导入课程的方法。谜语导入简单易行,并且能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而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教学环节的设计就应该考虑怎样能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进来。</p><p>课文的讲解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的要求,小学二年级学生,重点在在于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读准字音,训练他们生词的掌握。同时,应注意对学生书写规范</p><p>的要求,而此次我们忽略了这一点,这是我们的不足之处。</p><p>此外,课文知识拓展是讲课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要从学生的水平出发,以课文内容为基点,向外延伸拓展。比如,要求续写《骆驼和羊》,可以让学生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在原有的认知上获得新的建构。</p><p>同时要注重对所学内容的巩固与复习,及时强化。回顾原有知识,联系新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p><p>作为老师,上课要轻松自然,面部表情要放松,这是目前我们还欠缺的。上课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与学生互动,对学生及时予以表扬,讲解连贯,知识点的过渡要顺畅。</p><p>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更活跃,学习更愉快,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好的效果。</p><p>一、教学目标:</p><p>1、知识教学目标:</p><p>(1)看懂图意借助图画理解课文。</p><p>(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p><p>2、能力训练目标:</p><p>(1)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p><p>(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扩展思维,想象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写下来。</p><p>(3)继续提高观察能力。</p><p>3、德育渗透目标:</p><p>懂得应当全面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p><p>二、教学重点、难点:</p><p>理解老牛的话。</p><p>三、教具准备:</p><p>多媒体课件。</p><p>四、教学时间:</p><p>一课时</p><p>五、学生活动设计:</p><p>1、通过看图,观察想象来理解课文。</p><p>2、以自己为主,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句。</p><p>3、以讨论、总结的方式来交流。</p><p>六、教学过程:</p><p>(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p><p>1、猜谜语引出课题。</p><p>⑴出示关于两条关于骆驼、羊的谜语。</p><p>⑵板书课题《骆驼和羊》</p><p>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p><p>骆驼和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呢?咱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p><p>(二)学习新课</p><p>[一]学习第1自然段:</p><p>1、请你一边读课文第1自然段,一边思考,骆驼和羊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p><p>生:骆驼和羊都认为自己长得最好,所以争论起来。</p><p>2、指导朗读。</p><p>⑴骆驼和羊是怎么争论的呢?请你用“——————”画出骆驼说的话,用“~~”画出羊说的话。</p><p>⑵小声读读骆驼和羊说的话,想想它们说话时会用什么语气?</p><p>⑶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p><p>⑷每组推荐两位同学分角色读骆驼和羊的话,大家评议。</p><p>如:</p><p>“长得高好”读出了肯定的语气,还特别骄傲。</p><p>“不对,长得矮才好呢”读出了不服气地语气。</p><p>“我可以……证明……”这句应读出自信肯定、又有些瞧不起羊的语气。</p><p>“我也可以……证明……”这一句应读出不服气,不认输的语气。</p><p>⑸男女生比赛朗读。看谁读得最有语气。</p><p>[二]学习第2自然段。</p><p>1、图文结合理解第二句。</p><p>⑴小声读读第二句。然后从图中找到“围墙”,想想“围墙”是什么意思?(如:围墙是围绕园子建起来的墙。)</p><p>⑵边指图边提示第二句的内容。</p><p>师:园子里种了——</p><p>生:许多树。(一起回答,以下同)</p><p>师:茂盛的枝叶____</p><p>生:伸出墙外来。</p><p>师:茂盛的枝叶——</p><p>生:长得特别好的枝叶。</p><p>(教师相机板书)</p><p>⑶指导朗读。(谁能有语气地读一读这一句?)</p><p>园子∕四面∕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枝叶∕伸出∕墙外来。∕</p><p>3、图文结合理解三、四句。</p><p>⑴从图上哪些地方能看出骆驼很容易就吃到了树叶?</p><p>⑵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四句,边读边想边画出羊吃树叶的动作。(如:抬、扒、伸)</p><p>⑶看图说说“扒在墙上”的样子?</p><p>(如:羊用前脚使劲抠着墙,生怕脚滑下来。它上半身的力气都用在墙上了……可怎么也够不到树叶,真急人。能简单说出所看到的就可以)</p><p>⑷谁能把骆驼和羊吃树叶时的样子有语气地读出来。</p><p>⑸骆驼用这个办法证明____</p><p>生:高比矮好。</p><p>(教师相机板书)</p><p>4、指导朗读第五句。</p><p>⑴想想骆驼现在是什么心情?(很得意)</p><p>⑵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骆驼的心情吗?</p><p>“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高比矮好∕</p><p>5、“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不肯认输”是什么意思?</p><p>如:不想承认自己失败了。</p><p>6、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p><p>[三]学习第3自然段。</p><p>1总结学法引导学生自学。</p><p>2、羊用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看法对。根据学法小组自学。</p><p>思考提示</p><p>⑴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p><p>⑵羊怎样走进园子吃青草?</p><p>⑶骆驼在</p><p>门前有什么表现呢,请你画出表现骆驼动作的词。</p><p>3、小组自由学习讨论,教师随机指导。</p><p>4、学生汇报。</p><p>(1)生:骆驼和羊来到又窄又矮的园门前。</p><p>师:看图把又窄又矮的门和骆驼的身子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p><p>(这个门还没有骆驼的身子宽,骆驼前后腿之间形成的半圆都比门宽。)</p><p>(这个又窄又矮的门还没有骆驼腿高呢!)</p><p>(2)生:羊大模大样走进园子。</p><p>师:结合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怎么理解“大模大样”这个词?</p><p>(羊走进园子时一点也不费劲,它很得意,因为它知道骆驼进不去。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大模大样的意思说出来就可以。)</p><p>师:有语气地读一读第二句。</p><p>“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p><p>(3)生:骆驼跪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p><p>表示骆驼动作的词有“跪、低、钻”。</p><p>师:有语气地读读第三句话。</p><p>(4)小组比赛朗读第3自然段,看谁读得最好。</p><p>[四]学生讨论:</p><p>1、自由讨论到底高好还是矮好呢?说说你的理由。</p><p>2、可能有以下4种观点:</p><p>⑴高好。因为长得高才能吃到从围墙里伸出来的树叶。</p><p>⑵矮好。因为个子矮才能走进又窄又矮的园门。</p><p>⑶都好。理由同⑴、⑵。</p><p>⑷都不好。长得太高钻不进园门,太矮也吃不到树叶。</p><p>3、同学们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在第4自然段中老牛把你们的看法做了总结。</p><p>[五]学习第4自然段。</p><p>1、老牛是怎样评理的呢?(生读课文有关句子)</p><p>2、老牛的话是什么意思?理解:“长处”、“短处”</p><p>3 你能用不同的句子说一说吗?</p><p>出示句型:……只看到……而看不到……(学生能谈出1、2点就可以)</p><p>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优点),看不到别人的长处(缺点)。</p><p>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优点)。</p><p>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优点),看到不到自己的短处(缺点)。</p><p>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缺点)。</p><p>4、你认为怎样做才对?(出示:___,这才是对的)补充完整,注意不要与别人说的一样。</p><p>5、如果你就是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谈话,你会说些什么呢?</p><p>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p><p>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是不对的。</p><p>生:我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是不对的。</p><p>生:我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p><p>6、如果骆驼和羊再次相遇会怎样?</p><p>生:它们会互相帮助,用我的长处弥补你的短处,用你的优势弥补我的劣势。</p><p>7、你能续编一段故事吗?</p><p>学生自由发言</p><p>[六]拓展思维</p><p>1、大家想一想,在你所认识的动物中,它们行为往往都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你能用两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来说明只要互相帮助,就能把事情办好吗?</p><p>如:鸡和鸭可以互相帮助。</p><p>2、平时生活中同学之间有哪些事可以互相帮助?</p><p>学生自由发言</p><p>(三)小结</p><p>(四)作业设计:</p><p>续写故事: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p><p>教学目标 :</p><p>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及组成的词,并认读“肯、脖、输、跪”四个二类字。</p><p>2、能把课文的内容表演出来。</p><p>3、通过看图和学文,教育学生懂得全面看待自己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p><p>教学准备:</p><p>1、课前让学生总结自己的短处和同学的有哪些长处。</p><p>2、《骆驼和羊》的幻灯片、本课重点段落的幻灯片、词语卡片。</p><p>教学流程:</p><p>一、看图导入 :</p><p>同学们,(指着投影出现的骆驼和羊的图)画上画的是什么?它们长得怎么样?(学生各抒己见,预设学生心理: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p><p>就因为一个长得高,一个长得矮,两人都认为自己的高好,自己的矮好。于是就发生了比一比的故事来了,大家想不想知道?(齐读课题:第十五课《骆驼和羊》指导读好“骆驼”一词。)</p><p>二、读文、看图、初知内容。</p><p>1、请听故事。――(听课文录音,起范读效果。)</p><p>2、自由读,提出自读要求:</p><p>(1)读准字音;</p><p>(2)全文有几段?有几幅图?每一段和哪一幅图对应?</p><p>3、检查并认读生字新词:骆驼、他们俩、围墙、茂盛、摇头、很窄、大模大样、评理。</p><p>4、分组、指名分段读课文。</p><p>三、合作、探究、感悟词句。</p><p>1、看各张投影片,思考:骆驼和羊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p><p>2、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预设学生心理:他们为高好还是矮好而争论,都在夸耀自己的长处互不服气,所以争论起来。)</p><p>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注意读出他们俩的傲慢、肯定的语气。</p><p>4、指名感情读第一段的两句话:</p><p>骆驼说:“我可以做一件事情,证明高比矮好。”</p><p>羊说:“我也可以做一件事情,证明矮比高好。”</p><p>5、听了同学那么有感情地朗读后,你有什么问题提出?(读这两句话,提出问题。)预设学生问题:骆驼怎么证明高好?羊又是怎么证明矮好?他们各自怎么证明自己的长处的?</p><p>6、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骆驼和羊怎么证明自己的好的。划出骆驼和羊证明的地点和动作。</p><p>7、四人小组表演骆驼和羊证明的方法。其它组评议,体会、感悟“围墙、茂盛、扒在、脖子、摇头、不肯、认输、又窄又矮、大模大样、跪下、钻进”词语的含义。</p><p>四、拓展与巩固。</p><p>1、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预设学生的回答: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2、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没有看到别人的长处。3、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短处,不断改进自己的短处,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p><p>2、同位互说,全班汇报说,说说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p><p>3、总结谈话。我们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这样就会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好,做事更出色了。</p><p>4、他们俩争过不停,后来要找谁评理呢?好,我们下节课来看看老牛是不是也这样说的?</p><p>五、作业 设计。</p><p>1、感情朗读课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p><p>2、认读本课的生字、词。</p><p>附板书: 15、骆驼和羊</p><p>骆驼图 羊图</p><p>抬头、吃到、树叶(长处) 抬、扒、吃不着(短处) ――长得高好</p><p>跪、低头、钻、进不去(短处) 大模大样进去(长处) ――长得矮好</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