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1:15

《有教无类》高效导学案

<p>【学习目标】</p><p>1.识记和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p><p>2.理解文中所体现的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p><p>课时安排:2课时</p><p>【文题解读】</p><p>“有教无类”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对所有的人都进行教育而没有类的差别,即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以卓有成效的实践,改变了教育对象限于统治阶层成员的历史传统,开创了平民教育的新纪元。孔子自己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按照他这句话,那些自己带十条干肉以上的薄礼来的人,他从未有不教诲的。平民阶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p><p>【预习】</p><p>一、语基梳理</p><p>1.字音字形</p><p>①愠()②弑()③悱()④寝()⑤倩()</p><p>⑥谄()⑦隅()⑧罔()⑨殆()</p><p>⑩语上()如琢如磨()切磋()</p><p>2.通假举要</p><p>于吾言无所不说:____________</p><p>3.实词类举</p><p>(1)常见实词</p><p>①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____________</p><p>②求也退,故进之:____________</p><p>③由也兼人,故退之:____________</p><p>④弃而违之:____________</p><p>⑤不愤不启:____________</p><p>⑥不悱不发:____________</p><p>⑦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教无类》高效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