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1:13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高效导学案

<p>【教学设想】</p><p>1.感受婉约词的风格,品味词的意境。</p><p>2.把握词人思想情怀,体味词中蕴涵的细腻情感。</p><p>3.学会通过分析意象,理解词人表达情感的方式。</p><p>4.学习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诗词语言鉴赏能力。</p><p>《醉花阴》</p><p>【课前预习】</p><p>1.李清照,号_____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_____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十八岁时,与宰相赵挺之子_____结婚,生活安适美满。他们以_____互相唱和,并共同整理、收藏_____、金石。靖康元年宋室南渡后,她流寓南方,不久明诚病逝。金兵南下,她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境遇更加孤寂凄苦。她论词强调协律、典雅、情致,提出词“_____”之说(见《词论》)。前期作品多写_____,内容缺乏深意。后期作品多抒发_____的身世之感,寄寓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之情,风格曲折深隐、哀婉凉美。</p><p>【写作背景】《醉花阴》:本词写于北宋末年,当时丈夫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李清照独守空闺,形单影只,重阳赏菊,无人相伴,在极度思念之下写下此词。</p><p>《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作品,时值金兵入侵,丈夫病死,词人辗转南方避难,备尝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之苦。在这种背景下,李清照写下本词。</p><p>3.字音积累</p><p>玉枕()戚戚()憔悴()</p><p>乍暖还寒()堆积()梧桐()</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高效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