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1:09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导学案3

<p>一、教学目标:</p><p>知识与技能: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p><p>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p><p>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展示,落实掌握诗歌手法,明确解题思路</p><p>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诗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艺术风格。</p><p>重点难点:</p><p>1、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p><p>2、手法的运用,本诗的旨意。</p><p>二、自主学习(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p><p>1、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p><p>2、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p><p>三、新课导入</p><p>四、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完成下面习题)</p><p>1、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p><p>2、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这些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p><p>(一)明确:</p><p>①庄周梦蝶: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p><p>②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导学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