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1:08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2

<p>《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p><p>一、明确学习目标(伟大的目标,构成伟大的心)</p><p>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p><p>2、把握结构,理解含义,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p><p>3、体会作者含蓄深刻的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p><p>二、语言积累与速读感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p><p>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找出文中不理解的词,作出标记。</p><p>纶()巾樯橹()()尊()酹()</p><p>2、诗词重在朗读,有感情朗读背诵全词。</p><p>朗读点拨:诗词情感的表达需要借助一定的朗诵技巧:“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抑扬顿挫”是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轻重缓急”是说朗读要有轻有重,语速要有快有慢。</p><p>这首词上片高起然后低回,平稳过渡后激昂慷慨至极,雄风浩荡,热烈奔放,应读得铿锵有力,读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下片抖笔挡开,长音袅袅,渐紧渐烈,沉郁过后,复归于沉静、旷远,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p><p>三、合作学习与问题探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p><p>1、上片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赤壁景观?从哪些角度来选材构思的?景物有什么特点?</p><p>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p><p>3、三国时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羽扇纶巾”的为什么不是“智绝”诸葛亮,作者为何要选择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呢?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词中语句分析概括?</p><p>4、对于词中“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的思想感情,向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积极的情感,有人认为是消极的情感,结合本词的特点及作者人生经历,谈谈你的观点。</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