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1:04

《蒙古草原狼》教学案5

<p>【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概述文章的能力。 2、体会环境描写的妙处。 3、拓展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多角度、创新性阅读。 </p><p> 【学习重点】 揣摩语言,体会文章情味,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p><p> 【学习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引领学生深入感知并从中获得人生感悟和启发。 </p><p> 【学习方法】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p><p> 【学习流程】 </p><p> 一、预习检测 </p><p> (一)给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p><p> ( )狈为奸      ( )心狗肺 </p><p>如( )似虎   ( )子野心 </p><p>( )吞虎咽      杯盘( )藉 </p><p>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p><p> 皑皑( )羊倌( ) 蛮荒( ) 嚼子( ) 毡靴( ) 出鞘( ) 铮铮( ) 脊椎( ) 钢镫( ) 战栗( ) 睿智( ) 肃杀( ) 一蹴而就( ) 千钧一发( ) </p><p>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组织学生复述课文。(在学生复述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明确小说情节。) </p><p> 三、课内探究,赏析语句。</p><p>(一)好的文章总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会让你或喜欢或悲哀,或惊惧或镇定。那么阅读,通过描写陈阵遇狼、退狼的经历,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结合文中描写陈阵的语句加以赏析。   </p><p>(二)人狼的对峙不是在技术上的比拼,而是在心理上的较量。陈阵的心理变化来自于狼的种种表现,结合文中描写狼的语句分析狼的特点。   </p><p> (三)人狼对峙,险象迭生。狼口逃生,实非易事。请结合全文分析陈阵脱险的原因。 </p><p> 四、探讨主旨。(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讨小说主题,教师适时点拨,激发学生思维,鼓励个性化见解。)   </p><p> 五、拓展延伸 文章荐读。 1. 姜戎《狼图腾》。 2. 贾平凹《怀念狼》。 3. 毕淑敏《母狼的智慧》。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蒙古草原狼》教学案5